内容详情
我为母校献词
□夏志杰
2023年10月3日是江苏省如皋中学独立办学100周年纪念日。作为母校办学中成长的一员,我对母校一直心怀感激。
我出生在原如皋县南凌公社,那里是如皋、海安、如东三地的交界处。1953年,家父小学毕业后,参加中考,考取如皋中学。全班只有两名学生考取初中,父亲是其中一名,又成为家族中第一位接受初中教育的族人。日后父亲又考取南通农校,成为了家族中的第一个中学教师、国家干部。如中教育是改变父亲乃至家族命运的关键原因,也使得我在那个艰苦时代里获得丰衣足食的童年生活。
我的哥哥初中毕业后也考进如皋中学。哥哥在县城读书,每个周末除了带回新闻外,还带来了对我个人成长至关重要的书籍。在偏僻乡村,书籍极少。哥哥是一个很爱读书的人,他发现如皋新华书店提供租书业务,一本书一天租一分钱。他每天从家里给的早饭钱中,节约出一分钱,周六从新华书店租一本书,带回家,周日返回如城时归还。无论书籍多厚,我只有一两天的阅读时间,这极大地训练了我的快读能力。由此我读完几百本文学著作,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那时的我,对于哥哥返家,可以说是望眼欲穿。哥哥还给我带来了不少如中的数学竞赛题,使我了解自己的差距。
父亲和哥哥在如皋中学读书的经历,使得我一直希望能进入如皋中学读书。对来自农村的我来说,这只是个梦想。哥哥能进入如皋中学读书实属侥幸,我期盼命运也能为我打开一扇门。幸运的是,1978年,高中改为考试入学,我也以语文、数学两门课187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如中。
如皋中学文化底蕴深厚,老师博学儒雅。班主任宣浩淼老师原本是哈军工的数学教师。他以大学教师的学识和见解,来教授高中数学,为我们打开了奇异数学世界的大门。化学课张耀第老师将枯燥的化学讲得生动活泼,开始时讲解物质的量摩尔,学生背后称其为“张摩尔”。除了正常学习外,我还担任了班长,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
在如皋中学学习两个月后,收到中专录取通知书。是继续在高中读书,还是到中专学习,成为我人生中的第一个重大决策。对我自己而言,自然是希望继续学习,今后有机会考取大学,实现自己的科学家之梦。对父母而言,他们希望我能去中专,改变农村户口。我听从了父母的劝说,忍痛放弃了在如皋中学的继续学习。
尽管在如皋中学学习的时光很短暂,但那段校园生活对我的成长影响巨大。一年后14岁的我决定自习大学课程,并在离开如中3年后顺利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也源于自己对于当年放弃在如皋中学继续学习的不甘。后来我一直保持与如皋中学老师和同学的联系。我还清楚记得1982年5月份获得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后回如中,张耀第老师给邻班唐宝莲老师介绍我考取研究生时的欣喜和自豪的神情。
我当年所在的78级高1(2)班,是那一级的两个尖子班之一。我1985年研究生毕业后到当时的南京工学院工作后,跟在南京的如中同学联系颇多,不少成为了我的好朋友。我参加了我们高1(2)班的同学组织的毕业20周年和30周年的纪念活动。我们这个班的同学也有不少后来成为了科学家、企业家。
在离开母校去中专学习后,我不断努力。2013年,我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2022年获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我一直更正别人对我没有上过高中的介绍,一直以自己作为如皋中学的校友为荣,一直关心母校的发展情况。母校这些年惊人的一本升学率,也成为我跟同事和朋友们炫耀的话题。今年春节期间,我还曾经专门去以前上学的校区。隔着紧锁的大门,拍下了以前读书时的教学楼的照片。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自己的童年生活与事业成长都与母校如皋中学密不可分。是母校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打下了我一生事业的根基。在母校华诞之际,祝母校越办越好,年年桃李,岁岁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