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忆语体”文学琐谈(二)
——以《影梅庵忆语》为例
□张奎高
从“情”字入手,情催文出、以文传情,情文并茂、文丽情深,是“忆语体”文学的最大特色。
综观“忆语体”小说,如《影梅庵忆语》(明末清初冒辟疆)《浮生六记》(清·沈复)《香畹楼忆语》(清·陈裴之)《眉珠庵忆语》(清·王韬)《小螺庵病榻忆语》(清·孙道乾)等,都是读者喜闻乐见的佳作,也是让读者一次次地受到感动的佳作。其原因不仅在于作品中主人公的至善、至德、至美,而且还在于作者的真感情和自然淳朴的笔致,它们“所叙述的各种事情,都是实实在在的,并不是出之于向壁虚造。”可以说,大多忆语体文学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的挚情挚爱,篇篇都是“情动于衷而形于言”的写情文字。
“忆语体”文学大多是作者追忆其妻妾或爱女的文字。作者以特别赏识的笔调,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笔下人物的美丽风韵、出色的才艺和美好的心性、善良的品格,令读者为之感动,为之赞叹不已。如《影梅庵忆语》中香姿玉色、神韵天然、忠于爱情、敬上爱下、针神曲圣、书画诗文的董小宛;《乔复生王再来二姬合传》(李渔)中“曲师教歌,只须三遍。”“出诸天授而非由人力”“舞态歌容、超群脱俗,扮生演旦、珠联璧合”的乔复生、王再来等。在作者笔下都非常“完美”。她们不仅具有美丽的外表,出色的才艺,而且还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开阔的胸襟。她们勤劳、朴实、善良、宽容、谦和,她们既是美女、才女,又是高人、达人。读着这样的书,一群美人、才人、达人鲜活在眼前。怪不得文中抒情主人公是那样的情深义重,那样的刻骨铭心,无可忘怀。
“才人多感”本是极平常的现象。而“忆语体”文学的这种体悟尤甚。真正体现了才人“多感”的情绪。综观“忆语体”文学作品,所有作者几乎无一不仅为篇中女主人公的善德、善行而感动,而且也为她们遭逢不幸而产生无穷的慨叹,特别是作者在经历国破家亡、与亲人生离死别的惨境之后,能幡然悔悟,就非常难得。“忆语体”文学作者大多为官宦子弟且自己亦为官者,从豪华的享受中陡然坠入穷困潦倒的境遇后,他们却能冷静思考,洞察世情,体悟人生,这是他们灵魂上一个“质”的飞跃,给后世读者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这也是“忆语体”文学的价值所在。
至善、至美的文字,总是拥有广泛的读者,并无数次地打动读者的心。其原因不仅在于作品中主人公的至善、至美,而且还在于作者的真感情和自然淳朴的笔致,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的挚情挚爱,篇篇都是“情动于衷而形于言”的写情文字。在艺术上,均达到“写物则曲尽其姿态,言情则深入于肺腑,述事则细达毫芒,析理则明如水镜”的效果,留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和美的感受。特别是书中抒情主人公或以封建时代达官显宦、或以贵胄才子的身份,最大程度地肯定和彰显女性,尤其是肯定和彰显下层女性的才华和美德,极大热情地肯定和歌颂了她们营造和睦家庭与和谐社会氛围所做的贡献,并不惜笔墨向以“下九流”为目的之歌女和姬妾树碑立传,这在当时已是相当难能。“忆语体”文学所体现出来的传统美德,诸如女主人公的谦和、宽容、克勤、克俭等高尚品德将跨越时空,感化后人,对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仍然产生着积极的促进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