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民谣促生产
□三木
1958年,如皋农业生产取得大丰收。次年春,心情喜悦的江安黄市公社社员王俊贤,创作了一首打油诗《丰收》:“禾苗根根粗,谷穗粒粒饱,掉下一粒来,打得黄狗叫。”诗中所述,稻子、谷子都长势不错。20世纪50年代末,如皋的农业生产为何能年年丰收?究其缘由,不妨从当时如皋乡间流行的几首民谣说起。
石庄蔡炎公社刘西祥写有一首《田间管理要加紧》:
日暖花开好春景,一望无际绿青青;由于去年下劲干,麦子长得挺分门;要得今年更丰收,必须继续鼓大劲;各种肥料要施足,田里杂草要除尽;同志们加油干,田间管理要加紧。
这首民谣鼓励农民,抓紧时间,不遗余力,努力干活,强调农民的主动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其中施肥具有科学性,当年正在普及。白蒲公社马维忠创作过一首《积肥》,同样记录下如皋农民重视肥料的场面:积肥队伍声势强,大沟身边摆战场。河水车尽泥挑光,号子唤醒红太阳!
丰收来之不易,不仅要靠农民自己,还要依靠外力——坚信科技种田。时为县领导的丁学文写有一篇《摸清土壤底细 挖掘土地潜力》。文中录入一首民谣,流行于城西公社张家庄:
张家庄门口有个吉刘庄,十年就有九年荒;三天不下雨,沟底干朝上,田里起盐霜;连下三天雨,坐在家里喊冤枉。自从建立了电灌站,灌溉渠旁栽了秧;从此盐霜不见了,禾苗长得青旺旺。人和土地都翻身,全靠毛主席和共产党!
这首歌谣中:庄、荒、上、霜、枉、站、秧、旺、党,都押韵,因此唱起来很上口。1959年,城西公社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建有全县第一座电灌站,组织大量劳力,削平“龟背驼”,前后治理6000多亩高沙土土地。这首歌谣写出了电灌站的作用,同时也打破当地人民对土地的迷信思想。通过歌谣的传唱,促使人们相信科技,也引起人们对土地土质的关心。电灌站是有效的外性,但是对于土地的内性——土质的特性,耕种物的特性,农民也应该学习,确保因地制宜,才能丰收。
说及学习,如皋当时兴办农校,灌输农业知识。沙冰撰有《把农业中学办得更好》。文中录入一首民谣:
共产党,好章程,农业中学办上门,半耕半读出新人。
当时,全县拥有59所农业中学,6000多名学生。1958年寒假考试,农中与普中进行会考。11所农中作文平均成绩超过70分,11所普中作文平均成绩约68分。农业中学生产搞得好,各地公社党委在农业中学召开现场会议,推广农业生产经验。
歌谣口口相传,耳耳聆听,对于当时促进如皋的农业生产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