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下好闲置资源“盘活棋” 巧变“包袱”为“财富”

近日,在白蒲镇沈桥村的黄芽菜种植基地里,脆嫩的黄芽菜长势喜人。而在半年前,这片80余亩的土地曾因经营不善被荒废,经营者也连续5年拖欠土地流转费近50万元,让这里成了沈桥村一个沉重的“包袱”。

为避免村里资源“就地撂荒”,推动现有资源“保值增效”,沈桥村坚持以党建引领,积极盘活村内闲置资源,发展本地特色产业,变“包袱”为“财富”。

“我们村两委班子多次深入之前的经营者家里,与当事人进行深入沟通,详细了解当事人的需求和困难,并多次查阅资料,了解当年合同签订细节,以及土地相关情况,开会商讨如何推动问题有效解决。”沈桥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沈华卿告诉记者,在村两委班子的持续努力下,最终,经营者同意把土地交给村里,并承诺会陆续兑付拖欠的土地租金。“经过一番调查和思考,我们村两委决定利用好全市推广‘三黑三白’农业特色产业的东风,发挥好本村为白蒲黄芽菜主要种植地域这一优势,将这片土地重新复垦成良田,种植白蒲黄芽菜等特色农产品,让‘冷土地’变‘聚宝盆’。”

盘活这片土地后,多年来受群众诟病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解决,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受到了村民的一致点赞;同时,也让该村卸掉了沉重的“包袱”,预计每年可以节约村集体资金10万余元。“我们种植的黄芽菜长势还是比较好的,预计一亩田收益能够达到2000到3000元。”基地负责人陈小亮说,移栽、除草的时候都需要请周边村民过来帮忙,每人每天的工资在80到100元。

在沈桥村,同样被盘活的还有一处闲置厂房,这里被建设成了粮食烘干中心。

来到烘干中心,只见烘干机正开足马力运转,一片忙碌景象。原来,沈桥村两委班子在梳理全村闲置资源后,发现一个厂房闲置空间比较多,于是,他们就收回了一部分厂房,建成了一个仓储中心,出租给本村的家庭农场负责人,用来建设粮食烘干中心。“这个粮食烘干中心是施工结束即投入使用的,既解决了村里粮食烘干的问题,又可以每年给我们村带来6万元左右的收入。”沈华卿说。

目前,沈桥村盘活后的闲置资源效益发挥良好,持续激发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下一步,沈桥村将立足本村特色,进一步挖掘资源,发展特色农业,拓宽发展路径,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沈华卿说。

□融媒体记者吴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