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惠及数千名残疾人 我市打造升级版服务体系

——让残疾人共享幸福美好生活

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肢残人员丢掉拐杖、残疾学生完成学业、残疾家庭实现居家无障碍,数千名残疾人得到康复和就业项目扶持……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建立起了以保障和服务为重点,涵盖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等需求的完整体系,推动残疾人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民生实事

提升残疾人幸福指数

“来这里免费做康复训练已经有两年了,在专业老师的训练下,孩子从原来只会叫爸爸妈妈到现在已经能日常沟通了……”日前,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小明(化名)的妈妈激动地说道。

我市现有近4.5万名持证残疾人,如何提升残疾人的幸福指数?我市把保障和改善残疾人生活作为头等大事,依托密集交织的服务保障网络,落实民生政策,为全市残疾人共享幸福生活撑起了一片蓝天。

“感谢政府为我们残疾人带来的实惠。无障碍改造以后,生活比以前方便多了。”家住吴窑镇的村民石建(化名)感叹道。为从根本上改善困难残疾人的生活环境,确保生活、出行无障碍,我市以满足残疾人生活起居为出发点,以帮助残疾人改善生活质量为落脚点,持续对困难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从精准摸底到个性化设计,再到统一施工、统一验收,严格做到保质保量,为残疾人提供了更加符合实际需要的无障碍设施。

为特殊儿童做康复训练,为残疾人配发辅具,为残疾人免费安装假肢、矫形器,在定点医院为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我市通过一件件民生事实,真正提升了残疾人的幸福指数。

就业创业

敲开残疾人致富大门

近日,在残疾青年许候捷创办的南通市星百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内,20多名员工正在熟练地进行相关广告的设计、制作。2020年9月,许候捷报名参加了市残联举办的学历提升培训班,经过学习培训,他不仅学会了计算机网页制作,而且搭建自己的公司平台官网,并于2021年与朋友合作运营了一款网络游戏。

为帮助残疾人拥有“造血”能力,我市以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为主线,以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为载体,采取“送培送教”的方法,就近就便为残疾人先后提供电子商务、盲人按摩、手工制作等各类培训;同时,针对农村残疾人群体的特性,我市创新方式,把种植和养殖技术培训班办到了田间地头,受到了残疾人的欢迎。

此外,为进一步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我市还定期组织开展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帮助残疾人更好地就业。

政策扶持

兜牢残疾人生活保障

“感谢政府和社会对我的帮助,我一定好好学习,将来报答社会。”收到送来的1.2万元助学资金时,残疾人大学生陈莹(化名)感动不已。在市残联的帮助下,她大学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有了保障。

解决残疾人实际困难,是发展残疾人事业、改善民生的重点。近年来,我市通过走访、调研、座谈等形式,深入了解残疾人所需所求,结合全市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工作,充分收集残疾人需求,综合研判,用好用活各项惠残政策。在教育资助中,我市开展助学解困系列活动,积极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对有助学、送教需求的特殊儿童,因地施策进行随班就读和上门送教服务,充分保障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利。针对高中生和大学生,我市开展残疾人学生教育资助,做到提前摸底、快速审核、及时资助,保障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同时,我市还为残疾人之家的残疾人及18周岁以下的残疾人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共计2526人次,为全市残疾人兜牢了安全保障。

□通 讯 员张 鹏

融媒体记者吴青青

记者感言:

一缕阳光可融万里寒霜,一份温暖可润千户弱残。我市残疾人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让残疾人看到了我市爱心助残的决心,更让残疾人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站在新起点,我市将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接续奋斗,携手创造残疾人更加光明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