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飞得高”“看得远”

无人机“助战”秸秆禁烧

 

“各位居民朋友,我们在每个村民小组设立了秸秆集中堆放点,请大家将秸秆送到集中堆放点。”日前,记者来到东陈镇杨庄社区,抬头就看到一架无人机正盘旋在社区上空,无人机上携带的便携式广播里,正循环播放着秸秆禁烧的相关内容。

这个充满现代气息的装备,让社区居民感到新奇。正在田里忙着收稻子的薛如中告诉记者,从十月份秋收开始后,无人机就天天准时出现在社区。“早晚各一趟,宣传秸秆禁烧的内容。”薛如中说,他和邻居通过无人机的宣传,知道了秸秆需要统一堆放,大家都自觉落实,主动把秸秆送到集中堆放点。“堆放点设置合理,离稻田不远,送过去也不累。而且,秸秆统一堆放、集中处理,更加绿色环保。”薛如中还告诉记者,现在大家的种植习惯也在朝着生态化、现代化上逐渐调整。

“无人机是社区今年配备的,大家经过培训、自学,基本上掌握了无人机的使用技巧。”杨庄社区宣传文化管理员花国桢告诉记者,自从有了无人机巡航后,社区在宣传发动、违建查处、禁燃禁放、河道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效率大为提升。“社区划分成3个片区,每个片区由专人定时巡查,每人每天巡查5次,基本上可以做到巡查全覆盖、无死角。发现问题后,我们可以通过对讲机与居民直接沟通、及时处理。”花国桢回忆,有一次,他通过无人机巡查,发现有一户居民正在燃烧秸秆,面积不大、就在田埂边上,但是烟味比较浓,在他通过对讲机与居民沟通后,居民立刻回家拎水、扑灭火源。

风吹稻浪谷满仓,时下,走在杨庄社区的乡间小道,可见收割机穿梭于水稻的金色海洋,老百姓有的忙着将稻谷装袋,有的推着小车将秸秆送到集中堆放点,广阔田野处处呈现繁忙景象。

“杨庄社区的水稻种植面积约3400亩,无人机的投入使用,为秸秆禁烧筑牢了‘防火墙’。”杨庄社区党总支副书记瞿志伟表示,无人机巡查既延伸了人力无法抵达的死角,又提高了人力宣传、监督的效率,实现了时间上24小时监管、空间上全覆盖。“无人机巡查,是以数字应用技术推动基层智治的一次尝试。今后,我们将进一步依托科技力量,在医疗、养老、便民服务等事项上拓展数字应用的范围,为基层治理减负增效,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瞿志伟说。

□融媒体记者蔡梦玉 汤乾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