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廉吏自少年,清风扬千古

——《江苏历代贤吏为官之道》首章读后

□殷亚平

2021年底,中共江苏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组织编写的《江苏历代贤吏为官之道》,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书面世,受到如皋读者的欢迎,部分单位还组织了相关读书交流会。交流会的举行,引起了我的阅读兴趣。

《江苏历代贤吏为官之道》共计录入200多名历代贤吏清官的故事。他们或是江苏人,或在江苏为官,书写出一则则政坛佳话。编者颇为用心,按照少年、青年、壮年、老年四个阶段,探究官员的人生历程,借古“育”今——启迪读者见贤思齐,读书明理。认真阅读此书首章《江苏贤吏的少年阶段》后,我不禁感慨:廉吏自少年,清风扬千古。

“从小一看,到老一半”,是如皋人常说的俗话。这句话很通俗,不绝对,但有一定的道理。《江苏历代贤吏为官之道》举出多例,贤吏清官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往往在少年时已有端倪。若问那股年少清风的源头在何处呢?我觉得不能全部归功于学校的教育,而是应当重视家庭的作用。相关现象,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家教的影响。人生的首站,便是家庭;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便是父母。无论古今中外,家庭的教育对于人格的形成,至关重要。像书中提及的伊秉绶(1754—1815年),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士。父亲教育他为人正直,注重品行,甘于淡泊,一介不取。伊秉绶铭记父亲教诲,以宋儒为宗,注重人格的自我修炼,成为名臣。还有汪廷珍(1757—1827年),官至礼部尚书。他早年丧父,家中贫穷,常饮淡茶,常食腌菜,聊以充饥。其母个性很强,不肯求人,直面现实,教育汪廷珍:“穷不可耻,可耻的是去向别人说穷,向别人祈求帮助。”童年的家教,在他的身上打下深深的烙印。汪廷珍为人,自立自强,不求于人,待人大度;为官傲然独立,不攀高官,秉公处理事务。

其次是家学的传承。张谨的故事,尤值品读。他是清初举人,昆明知县,生于书香世家。父亲张靖是一名儒士。外祖父孙森木,也是世代为儒。其母秉承家学,教授张谨学业。张谨参加童子试,考题为《审问之,慎思之》。母亲考他上文是什么?他仅仅答出“博学之”,母亲又为他背诵、讲解: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出自。张谨从此铭记:诚实的人,需要择善固执,即不忘初心。最有趣的是,母亲的家学传承,不是一味灌输,还有启迪与思考。譬如母亲刻意向他提及张汤劾鼠典故,就是引导张谨思辨酷吏与循吏的差别。张汤是史上名宦,但是他小时用残忍的刑罚,审问一只偷肉的老鼠的行为,值得后人反思。循吏也好,清官也好,目的是帮助百姓,百姓往往也包括违法者。酷吏是一味地借助法律,解决问题,忽视道德价值,并不可取。张谨得益于家学的传输,而非灌输,长大后成为一名善待百姓的清廉官员。

最后是家风的发扬。宋荦(1634—1713年)为清初名宦。宋家人坚守孝道。宋荦十四岁时,护驾立功。日后,顺治皇帝赐宴,他留取珍果,奏明皇上,携果孝敬70岁祖母。顺治赞许他的孝道。祖母教导他,获得还要回报,需要效忠国家。自从顺治入关后,康熙诸帝便推许“以孝治天下”。忠孝合一,蔚然成风,部分官员自孝及忠,清廉守正。像宋荦正是如此,日后政绩极佳,被康熙帝誉为“天下第一清廉巡抚”。

早在宋代,理学家胡瑗论清廉时,就十分强调“心不可变,德不可改”。《江苏贤吏的少年阶段》告知读者:史上廉洁官员的“心德”,即起源于少年时期学问与道德的有效融合——家教、家学、家风的共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