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苏轼谒胡瑗墓考述(上)

□彭伟

 

胡媛

 

胡瑗(993—1059年),字翼之,如皋人,教育家、思想家。他是北宋理学先驱,创立理学“安定学派”,为“宋初三先生”之一,创立苏湖教法,闻名海内。胡瑗祖籍陕西安定堡,故而世人尊称他为“安定先生”。无论生前还是身后,安定先生都受到欧阳修、王安石、范仲淹、米芾、司马光、文天祥等历史名人的推崇。

时至民国,钱穆先生于《国史大纲》中赞誉胡瑗,文史学家,教育家,经学、训诂、版本、校勘专家胡鸣盛先生(1886—1971年)于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完成力作《安定先生年谱》。谱末有录,嘉祐四年(1059年)六月,安定先生卒于杭州。朝廷下诏,封于谥号文昭。集贤校理钱公辅(1021—1072年)率领太学生百余人,前往寺庙,悼念恩师。蔡襄《太常博士致仕胡君墓志》、历代《如皋县志》也有记载,1060年,胡瑗长子胡志康将胡瑗下葬于湖州何山之原。其后,胡瑗小儿子胡志正携带父亲衣服,归葬于泰州北——如皋安定乡。多年后,苏轼仰慕先贤,前往胡瑗墓地,作诗一首,录入如皋《胡氏宗谱》,兹录如下:

谒安定胡先生墓 元丰己巳九月望日

仲尼设至教,三千尚躬行。轲氏骋雄词,杨墨不得倾。垂法炳两曜,章为万世程。如何邹鲁后,汩汩失其真。伟哉安定叟,倡道孰与京。深悟一贯旨,体用授诸生。施教各以类,诜诜尽才英。俱成桷与榱,致用良匪轻。所以苏湖士,至今怀令名。我来起肃敬,为才湖之蘅。

诗作起首,孔子、孟子、杨子、墨子四位教育大贤,悉数出场。所谓“失其真”是指时至晚唐五代,先秦诸学说已经失去真传,从而引出安定先生在教育史中的伟大之处:实行分斋教学法,实现“明体达用”的教育目的。因材施教,桷榱辈出,胡瑗培养出大批人才,有程颐、钱公辅、刘彝、孙觉等。苏轼是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文豪,集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于一身,为后世众多文人所仰慕。然而,安定先生赢得苏轼敬仰,又有诗为证,他在苏轼心目中可与孔孟杨墨并论,无不彰显出胡瑗先生的历史功绩。

只是此作未录入苏轼其他诗文集,仅见于家谱,本就令人起疑。又有谱中录入撰诗时间:元丰己巳,肯定有误。徐建平《胡瑗》(2000年中国文史出版社)已有发现,还有猜测:

元丰己巳,此处有误。元丰为宋神宗年号,自1078年戊午至1085年乙丑,中无己巳年。考苏轼生平,元丰二年因作诗讽刺新法下御史狱。哲宗继位,累官翰林学士兼侍读,元祐四年己巳,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此处或为元祐己巳之误,味其诗意,似亦近之。是耶,非耶?待更考。

元祐己巳,苏轼失意仕途,外放杭州,的确是史实。元丰己巳与元祐己巳,仅差一字,可能是讹误。但是“味其诗意”,《谒安定胡先生墓》只是表达了苏轼对于安定先生的赞许与推崇,似乎未曾涉及诗人的政治心境,无味可品。关键一点是,元祐己巳年,苏轼人在杭州。胡瑗离世,也在杭州,但是他的两座坟墓分别在湖州与如皋。搜罗众多文献,未有提及胡瑗墓位于杭州。苏轼前往杭州何处见到胡瑗墓呢?而且《苏轼年谱》记述元祐己巳九月望日,苏轼正在杭州欣赏南屏美景,不可能去谒胡瑗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