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冒氏清廉乡贤录

□薛海华

闻名大江南北的书香门第——如皋冒氏,贤人辈出,譬如文学家、书法家冒襄,国学家、诗人冒广生,翻译家冒效鲁等等。今日冒氏,立下家风:气节持久远,书香永留芳。冒氏优秀人才的不断涌现,以及家风的形成,与其族人自古爱读书,重节操,不无关系。近日,笔者翻阅相关史料,见到数位廉官乡贤不贪财,善用财的历史故事,愈加觉得冒氏家风,传承先人美德,可谓名副其实。

冒芬,字伯兰,清末廉吏忠义。他本是岭南的一位小吏,因为英勇作战,抗击英军,消灭盗匪,才能成为高要、曲江、乳源诸县知县。冒芬异常忠勇。千总张鹰部下溃败,他还率领仅有的百余名手下,上阵救援。面对数倍的敌人,他奋力杀敌,身负重伤,不日逝世。冒芬的英勇事迹,广为流传。清政府为他修建烈祠,后世学者也为他立传,录入《清史稿》。如皋有这样一句俗话:从小一看,到老一半。冒芬为官,清廉英勇,小时已见端倪。他自幼秉承家学,熟读经书,成为一名谦谦“小君子”。一日,他从私塾放学回家,竟然在路边捡到价值不菲的黄金。孔圣人说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冒芬不失为小君子,不贪不义之财,又“忧人之忧”,守在路旁。直到失者寻来,物归原主,他才离去。于人诚实,于国忠勇,冒芬的感人事迹,获得陆增祥、左宗棠、张树声、陈宝箴的赞许题词,名垂青史。

还有一位明代廉官——冒政(1443—1520年),更是遇金不贪。他从小喜好读书。每每离家远走,总要携带书籍,以便阅览学习。他于成化年间考中进士,由此步入宦海,进入户部。冒政督查各地粮仓,屡屡查处贪官蛀虫,得以升为户部广西清吏司郎中,外派江西各地督查粮食。明朝中后期,朝纲败坏,形成“年例”——下属每年要向上级馈赠金银。一位县令,不听劝告,坚信冒政也会遵守“年例”,便将金银随身藏好,拜谒冒政。他送上帖子,说明来意。冒政即刻严词拒绝,要将县令法办。县令吓得磕头认罪,冒政才暂免罪行,以观后效。经此一例,江西省内官员都知道冒政不贪钱财。

《明史》《扬州府志》还记载冒政不贪的两则真事。一则提及冒政“升山西布政使,以所余饷银千两归于代者”——他离开辽阳,前往山西出任布政使(相当于今日分管财政的副省长),检查管库中银两,还剩余1000多两。按照明朝的惯例,这批银两是冒政任上所得,应该归属冒政个人,但他一两未取,只身赴任。接任者初来官库,感动地说道:“冒政的行为,真是从未先例。这样一来,我不用借钱来做官了!”冒政不贪钱,更不送钱。另一则真事便是大太监刘瑾向他敲诈勒索。冒政时任都察院右副御史(二品),督察各地官员,位高权重。作为一名检察官员,他怎可向一个弄臣低头。刘瑾恼羞成怒,伺机报复,将他抓入大牢。冒政的儿子——冒良救人心切,便想给刘瑾送上金银。冒政在狱中知道后,写给冒良四个字“切勿妄动”,宁死不屈。

冒政不肯行贿,不是小气,而是心系节操。冒政的后人,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1611—1693年)也是如此。明亡清兴,他归隐家乡,以节操名世,《清史稿》有传。崇祯十四年、顺治九年,苏北先后遭遇旱灾、疫情。冒襄不惜变卖家产,购买食物和药品,用于救灾。他变卖爱妻嫁妆,前后数月在如城四门设置粥场,救济灾民40余万。晚年,他的生活,穷困潦倒,但冒襄从无悔意。

“遇金无贪念,用金有节操”是冒氏家风的写照,也是后世为官的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