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入古为新 心居高远

□石寒

当代山水画呈现出多元化的繁荣格局,然而就艺术本体上来概览当代山水画,也不外乎三种审美取向在主导创作旨归。具体说来,就是有的注重结构形胜,有的彰显笔墨语境,有的旨在经营意境。画家往往各有侧重,所谓“执一以显能”,鲜有三者融会贯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浮躁的社会大环境使然。艺术家面对市场经济难免急功近利,操守与修能渐趋式微,蝇营狗苟,最终导致学术分离、道艺异化,从而“艺成而道衰”。毋庸置疑,艺术境界之低下、艺术品质之鄙俗在当下山水画界大有成为主流的趋势。当然,在风气日下的当代山水画坛上,尽管“肤浅当道”,然而,还是有一些富有才情、良知和耐得寂寞的画家在默默耕耘,他们秉承传统文脉,持守学术精神,在艺术境界上不断提升品格,给浑浊、尘嚣的画坛带来一丝清新、纯净、正良的风气,吴学根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

吴学根先生,为人朴实诚笃,幽默风趣,好古敏求,却甘于寂寞。早年经过艺术学院系统的专业训练,毕业后,他浸淫传统,旁搜远绍。又负笈远游,投师访友。近年来又先后深造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中国国家画院,得以系统地对山水画的传统进行了梳理,同时广泛深入名山大川采风写生。读他的近作,无论是结构、笔墨还是意境,他都能涵容并蓄,在他的山水图式中淋漓尽致彰显出来,令人过目难忘。

综观吴学根先生的山水画,首先一点,是他自觉地坚持对笔墨品质的崇高追求。笔墨是中国画的语汇也是中国画的精神,既是形式又是内容。黄宾虹先生说“国画民族性,非笔墨无以见。”吴学根先生自然深谙其中三昧,所以,他能沉潜到传统山水画中上下求索,汲取古人的笔墨精髓。两宋伟岸峻厚的丘壑经营,元四家的简净萧散的笔墨精神以及明清诸家的苍莽迷离的审美志趣,吴学根先生都能“巧取豪夺”,为他所用。尤其是元代倪瓒、明代的沈周、清代的二石,吴学根先生用功最勤,颇能含玩贯通。从而形成他清新隽永、温润毓秀的笔墨语境。

吴学根先生好写生,所以,他很关注山水结构,他很擅长经营丘壑。丰富的层次和深远的结构,使他的画面总是饱满浑厚。他有意识地回避传统的两重、三叠的陈式化倾向,还山水以自然的、亲切的本来面目。所以,他抉发他的创能潜力和敏锐的视觉直见,苦心经营着画面,使他的笔下山活水润,充满了鲜活的自然之气。由于笔墨虚实相生,纵然是冲天蔽日的画面,也没有一点拥塞腻滞的弊端。面对他的山水画,我们能随着纵深起伏的山峦岭岫而一步一步走进去,领略一番奇迷、幽邃的山水境象。

李可染先生强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没有意境的山水画,纵然刻画得再细微真切,也不过是徒具山水形貌,而难得山水神韵。而意境须凭籍精湛的笔墨语言、丰富的丘壑蒙养和画家的文思陶钧。吴学根先生的山水画给予我们的感觉有种真力弥漫、意境冲融的气息。其原委就在于他对意境的诉诸是建立在他对传统文脉的把握、对人生经历的体悟以及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积淀之上的。山水画向来“以形媚道”为主旨,其要在于情性的自然流露,将人生、道义形诸于笔端,迹化于纸上,延伸于画外。所以,品格换来品格。画家的人生阅历、心性和胸襟是决定艺术作品境界的标尺,而这恰恰是直接影响到作品意境的发微。吴学根先生的山水画没有时下轻浮躁动的市井气,没有冷僻孤高的文人画习气,没有邪怪诡异的江湖气,没有粗鄙固陋的村野气。他的画褪尽了铅华,只是一派温和、清净的,宁静、恬淡的山水灵境,那悠远幽邃、迷离华滋的境象给予我们精神的升腾和灵府的安顿。我想,这就是艺术所给予我们的可贵价值,吴学根先生的山水画所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就在这里。

吴学根先生作为一名资深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为一名成熟的中国画家,正处于艺术创作的黄金时段。凭籍他现在的积淀,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他的艺术峰巅就在不远的前方,他已然看到了,所以,他能自信地、从容地逍遥在山水之间,一路花香鸟语,一路风光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