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又忆儿时的外城河

□万元坤

1945年中秋后,新四军攻城,如皋城第一次解放;1949年初,解放军进军,如皋城第二次解放。如皋城的两度解放,使如皋外城河从敌人的两度管制状态下解放出来。所述的两度管制,指除去北水关与东水关仍通水外,其他外城河的通道均被封锁了。

在如皋二次解放时,我已经六岁。由于住在外城河边,战事过后的外城河,在我的记忆中是当时如皋最热闹、最诱人的地方。

外城河两岸是如城商业最集中、人流量最大的地区。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此紧密关联。尤其是外城河流经西门的这一段河道,河内常常是樯橹连绵不绝,岸边码头一个接着一个,粮船、盐船,装运南货的,装运北货的,装运海鲜、河鲜的,装运木竹、砖瓦的,还有装运棉布、丝绸、茶叶、烟草及婚丧喜庆用品的,还有插着镖行天下旗帜的船只。当然也有低等级的、专门用于生猪家禽装运的船只。像极史白烈士歌颂解放区,所写的《别处哪儿有》:

千条船,万条船,千条万条来往像梭穿!布朝北,米朝南,朝南向北只报一道捐!除了解放区,别处哪儿有?哪儿有!?

河岸上粮油行、盐栈、南北货栈、布庄、木行、竹行、猪行、鸡鸭坊、海鲜坊等,林林总总,不计其数。此外,专门加工农具、锅铲具、房构件的铁匠铺,供南来北往的商客食宿的客栈、餐饮店、茶水店,也栉比鳞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1949年春夏至20世纪50年代,也就是我的儿时年代,外城河西河段与西外大街是如城最繁华的地段之一。这种繁荣在公私合营中得到进步,这也是如皋商业、供销、物资、水产等国营及县属大集体公司多数开设于外城河两岸的重要原因。例如:当时的县水产公司开设于外城河的西吊桥口,县食品公司开设于外城河的南吊桥口,县小猪行开设于外城河西北段的王四六桥的桥口,后来逐步组建的县供销合作总社、棉麻公司、农机公司、纺织公司、送药公司等,也都傍外城河而建。工业方面,傍河而建的工厂更是多达十余家,有针织内衣厂、油厂、米厂、酒厂、面厂、铁木合作工厂等等。

现今的外城河已经是如皋的一条内河,与龙游河连成一体,成为如皋市的一道无与伦比的美丽的风光带,昔日的外城河已经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成为两岸林木苍翠、花香鸟语、水面如镜面,空气清新胜氧吧的休闲之地与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