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再读《芙蓉女儿诔》(四)
□丁建国
三、吴扣扣与黛玉
《石头记》的研究者常说,晴雯乃黛玉之副,晴雯是黛玉的影子,写宝玉诔祭晴雯,乃暗写宝玉祭奠黛玉也。其实,林黛玉的形象乃复合而成,除了董小宛之外,容貌性情采自吴扣扣的不在少数。
首先,潇湘妃子跟吴的名字湘逸就有关系。湘逸者,潇湘逸人、潇湘逸仙也。《小传》说吴扣扣“英慧异常儿,举止娟好,肌理如朝霞,眉妩间作浅黛色。”这应该促发了黛玉的命名。
陈维崧《妇人集》:“吴湘逸……资性颖异,好读书,文选杜诗,一二遍即能覆诵。”这不是林黛玉吗?
林坰深杳恣聊浪,小霁偎红露宠光。
痴态若云谁得见,画堤飞起两鸳鸯。
小阁湘中云水乡,有人如玉共文房。
三吾昔日应无此,赢得幽情恼漫郎。
诗中之人,非林黛玉贾宝玉而谁?
“又余年来好与诸文士作曲室中语,药栏湘夹,唱和斐然。姬向晚即索诸稿去,间有评骘,辄当。”读到《小传》这几句,你难道不会油然联想到林黛玉提笔在贾宝玉诗文上评点的情景吗?
“又余去冬今夏僦居广陵,姬间日以乌丝栏格子作簪花体讯余平安,姿制明秀,点画遒媚。同人窃见者,无不妒余。余绮疏旧艺兰数百本,姬一日寄余书曰:‘见兰之受露,感人之离思。’余持笺在手,讶其清丽。归,相诘曰:‘卿那便得如许巧制?’姬对以‘此特江文通语红兰受露,稍除一字,君自不觉耳。’其英敏大率类是。”这种灵气这种才情非林妹妹莫属也。
“又姬近日撮唐小绝句如‘玉颜不及寒鸦色’之类,令画工图之,皆闺房憔悴语,不知何故。一日为余种白秋海棠,内人劝其多植数枝,姬忽太息曰:‘前人种花,后人看花。今日知又为何人计耶?正复何须作此。’”这不正是葬花焚稿时的黛玉声口吗?
我曾在《冒辟疆如何塑造柳湘莲》一文中说过:凡读《红楼梦》者,无不知红楼“三湘”——潇湘妃子,史湘云,柳湘莲。不论男女,“三湘”之共性是身藏侠骨,行裹侠风。为何三人都以“湘”字命名呢?除了冒辟疆有着深厚的湖湘情结外,就是冒辟疆念念不忘吴湘逸。柳湘莲,就是男版的林黛玉、史湘云以及晴雯。故而可说,柳湘莲的形象更多来自吴湘逸。
今天,我也可以断言,林黛玉的精神气质更多来源于吴扣扣。
四、《芙蓉女儿诔》再考察
1.“芙蓉女儿”
此命名指向吴扣扣。吴扣扣十三四岁到冒辟疆身边,十九岁去世,她完全是个“女儿”。换其他人即不合适,不管是吴蕊仙还是董小宛,因为年龄。
2.“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
此乃暗扣吴扣扣之姓。“湮沦而莫能考者”,无(吴)也。
3.“而玉得于衾枕栉沐之间,栖息宴游之夕,亲昵狎亵,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奇。”
此年月指向吴扣扣。吴扣扣十三四岁侍奉冒辟疆,十九岁去世,相处年月正是“五年八月有奇”。
4.“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虽是套话,却处处切合《小传》所叙之吴扣扣一身。
5.“高标见嫉,闺帏恨比长沙;直烈遭危,巾帼惨于羽野。”
“高标”、“直烈”的气概正对应《小传》中吴扣扣语:“君谓女子中无丈夫乎?”
6.“眉黛烟青,昨犹我画;指环玉冷,今倩谁温?……楼空鳷鹊,徒悬七夕之针;带断鸳鸯,谁续五丝之缕?”
此段前文已说过。“眉黛烟青”对应吴扣扣“眉妩间作浅黛色”。“带断鸳鸯,谁续五丝之缕?”对应“今年中秋后二日,绮岁正十九,先生将为饰孔翠,传阿锡,备小星嘉礼焉。而先期一月,姬遂病,病一月遂死,先生哭之恸。”
7.“艳质将亡,槛外海棠预萎。”
此句前文说过,后文还要涉及,此不赘。
8.“复拄杖而遣抛孤柩。”
此句既明说致祭之人哀重,又暗示致祭之人年长。切合冒辟疆祭奠吴扣扣的身份。
9.“及闻槥棺被燹,惭违共穴之盟;石椁成灾,愧迨同灰之诮。”
读到此对句,我不由联想到冒辟疆《偶作二绝》。那一夜,“菖蒲花尽发”,两人于枕上绸缪。他们立下的爱情誓言不外乎“共穴”、“同灰”。可是,一年之后,吴扣扣就遽然离世,可以想见,冒辟疆之哀痛何如。
10.“自为红绡帐里,公子情深;始信黄土陇中,女儿命薄。”
这是影响很大的名句了。今天,当我们深切了解了冒辟疆和吴扣扣的情感世界之后,再读此对句,当感慨更深更广吧?
11.“汝南泪血,斑斑洒向西风;梓泽馀衷,默默诉凭冷月。”
有人作文说:偶读明人冯梦龙纂辑《全像古今小说》,至其第十六卷《范巨卿鸡黍死生交》,看到汝州南城张劭,因重友情重信义,在重阳节于好友范巨卿墓前自刎一幕。突然灵光一闪,想起来曹雪芹《红楼梦》里的《芙蓉女儿诔》来:“汝南斑斑泪血,洒向西风;梓泽默默馀衷,诉凭冷月。”然遍查各大红学家注本关于该条文字的注释,不禁哑然失笑。所有的“汝南”都指向“汝南王与其妾刘碧玉故事”,并言之宝玉自比汝南王,把晴雯比成刘碧玉。并以石崇与绿珠故事再次暗喻未完成的情感和不完整的生命。但略作考虑,便不难发现此说谬误之处:汝南王与刘碧玉、石崇与绿珠都是夫妻(妾)关系,以二者来比喻宝玉与晴雯的关系,难道真的恰当吗?
此君不知道《石头记》的真正作者乃冒辟疆,更不知道冒辟疆和吴扣扣的生活和情感世界。真希望他能读到我的文章。
当然,“汝南斑斑泪血,洒向西风”是合用两个典故。冒辟疆和吴扣扣之间既有夫妻(妾)的情感,又有兄弟的信义。因为他答应给予吴扣扣的爱,不能够完成,他感觉万分痛苦。所以才会借《芙蓉女儿诔》来宣泄一二。
12.“生侪兰蕙,死辖芙蓉。”
此句不待我说,读者诸君当已明了:吴扣扣其名湄兰。言明芙蓉女儿即湄兰者也。
13.“若夫鸿蒙而居,寂静以处,虽临于兹,余亦莫睹。搴烟萝而为步障,列苍蒲而森行伍。警柳眼之贪眠,释莲心之味苦。素女约于桂岩,宓妃迎于兰渚。弄玉吹笙,寒簧击敔。征嵩岳之妃,启骊山之姥。”
这段里,冒辟疆一口气写了六位神仙姐姐:素女,宓妃,弄玉,寒簧,嵩岳之妃,骊山之姥。让六位神仙姐姐一字排开,来迎接晴雯回归芙蓉花神之位。真让人目眩神迷。但是我留下更深印象的却是“苍蒲”和“兰渚”。“苍蒲”即菖蒲。还记得《偶作二绝》吗?菖蒲在冒辟疆和吴扣扣的情感世界里有着重要地位。“兰渚”即开满兰花的小洲。而吴扣扣的名字“湄兰”之意就是水边开满兰花。
14.为何冒辟疆在诔的正文部分,一改四言旧制,而运用了楚骚的形式。因为晴雯(以及黛玉)来自湄兰、湘逸,身上更多的是“骚”的传统,奇瑰浪漫。假如是祭奠宝钗、袭人,断不会用此形式,因为宝钗、袭人等更接近“风”的传统,温柔敦厚。
冒辟疆用楚骚的语言,对这个“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的女孩儿作了最热烈的颂赞。
15.有人说,《芙蓉女儿诔》构思之新奇,情感之强烈,意象之幻丽,形成夺目的文采与批判锋芒,在贾宝玉创作中堪称高峰,置诸《红楼梦》全部人物诗文中也别具一格,十分醒目。唯其如此,它的出现让人甚感突兀,且与晴雯身份地位不大相称。对此,历来学者多从贾宝玉叛逆性格以及晴雯对黛玉的影写的角度来解释。
这种说法固然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不了解冒辟疆与董小宛、吴扣扣这两个在他身边遽然凋零的奇女子的生活和情感隐秘,怎么解读,都隔着一层。要知道,冒辟疆是以此诔文来合祭董小宛与吴扣扣的。
有人说,宝玉诔文中采用“镜分鸾别”、“带断鸳鸯”以及“共穴”、“同灰”、“汝南”、“梓泽”等明显指称夫妻关系的典故,可见他也是把晴雯作为一个逝去的爱人看待的。这是当然,因为吴扣扣(以及董小宛)就是冒辟疆的逝去的爱人呀。
到此刻,如果有人还在怀疑《芙蓉女儿诔》(以及《石头记》)不是冒辟疆泣血而作,那就再请看《亡妾董氏小宛哀辞》的序言:“嗟乎!小宛,自壬午归副室,余与子形影交俪者九年。今辛卯献岁二日长逝,永别者已踰六十有五日。青天沉,碧海竭。阳翔晦,蕊渊缺。梅魂葬,幽兰啼。鹦鹉梦,杜鹃凄。此六十五日中,如中千日酒,如行万里云雾,如五官百骸散失,又荒荒然如瘕蛊之难吐,与调饥之莫得。慕呌擗摽,怛若创痏,不知从古今世上人果有同阅此境景者。嗟彼宋玉,亦有安仁。屡欲详述子生平,学为诔或歌诗以吊之。落笔则万缕杂沓,轇轕缠纠,结不可理。往往笔花凝于血泪,意匠歧于蝟毛,颓思蹇语,不能成文。今子幽房告成,素旎将引,谨卜、闰二月之望日,妥香魂于南阡矣。自今以往,棺冥埏窈,白日不朝青松为门矣。能终无一言,以酹祖道。嗟乎小宛!定皎志于一言,殚芳心于九岁。非余爱妾,乃余之静友也。余生平自负才识,虽浪得浮名,究竟未有殊遇。肝胆和盘,鬼神密许,人翻以太行见岨。独子先澄蚤识,后坚深信,中间间关险䧟,以及流离患难,疾病死生,不渝其志。子非仅余之静友,实余之鲍叔、钟期也。天下有一人知己,死而不憾者。故与子至情可忘,至性不可忘,衾枕可捐,金石不可捐。然终已矣,蕙帏无髣髴,岂枯管遂生精神哉。乃余抆泪溯洄,有不意得之子者,有不意失之子者。诚然无间,不复知天地间有何美好者,逖然瞿然,似微有负于子,子反不以我为负子者。血丝一缕,倒为长河。于是锵楚挽喝,边箫徘徊,为之辞曰。”
这情感,这声口,这语汇,这章式,跟《芙蓉女儿诔》是多么的接近呀。
冒辟疆是一个文体大家,他在董小宛去世后,先作《哀辞》,继而作《忆语》,遍传天下。其《忆语》甚至开创了一种新文体。吴扣扣去世后,他哀恸不堪搦管,才委托其学生陈维崧执笔作传。到后来他创作《石头记》,写出《芙蓉女儿诔》,不是自然而然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