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初夏的乡味

□张云霞

张云霞,如皋中学校友,现就职于南通移动公司。

老家在如皋乡下,一个叫藕池的村庄,一个年少时拼命想逃离、如今却魂牵梦绕的地方。

趁着放假,我又回到了故乡。

初夏的阳光透过树梢斑驳照进来,放眼望去,是深深浅浅的绿,农民们在田埂上忙碌着,收油菜,摘蚕豆,路边是整齐的农舍,白墙黑瓦,门口有桃树或月季,肆意生长着,靠近了还能看见散养的鸡鸭,踱来踱去,并不怕人,偶尔有狗吠鹅鸣,高低相和,让人倍感亲切。

放下行囊,我随手拿起小锹,开始锄草,一个月没薅,杂草有点多,不过劳动使人快乐,我也权当放松了。

孩提时代的劳动,可不是美好回忆,一提起来就是满腹的心酸。特别是父辈年代的“面朝黄土背朝天”还是很辛苦的。

我记得从小学到初中毕业,每天一放学,就是去挑猪草羊草,无论晴天还是下雨,都要在地里忙乎到天黑才能回家写作业,虽未成年,俨然已是半个劳动力。

那时父母教育也很简单粗暴:想不吃苦就好好学,考出去,做城里人。

有一年假期或者周末吧,我跟大人一起去田里插秧,因为起得早,又没吃饭,竟然饿昏在田里。

那时候觉得下地干活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种豆,插秧,掰玉米,割稻子,拾麦穗,挖萝卜,这些是我对劳动的深刻印象,每一个字眼都透着沉重。

如今外出工作没那时间干农活了,但乡下绿油油的秧苗和蔬菜依然令人欣喜。

“乡村四月闲人少,采了蚕桑又插田”,古代四月就是阳历五月,现在也该是最忙碌的季节了。

事实上,这几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土地大部分承包出去了,只留几分田自己种,房前屋后,种点蔬菜瓜果,自给自足,倒是极好的。

以前害怕的乡下务农,如今却成了许多人向往的生活。

特别是这几年疫情之后,估计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像李子柒那样,远离城市喧嚣,偏居深山一隅,照顾家人,种菜喂鸡,做做美食,拍拍视频,直播带货,一家人热热闹闹,平安喜乐地过日子,也是不错的。

五月的风,不徐不急,风里有浓郁的月季香,也有清新的蚕豆香,青蔓牵衣细草长,高低山路敛烟光。邻居田埂相逢语,十里春风蚕豆香。

立夏吃蚕豆,是一份美丽的记忆,要现摘的豆荚才新鲜,颜色碧绿,皮儿嫩薄,用大火清炒,除了一点细盐啥也不放,满满盛上一碟,才叫田园风味。

但世间的美好大多很短暂,鲜蚕豆吃不几天,就一日日老去。等变成了老蚕豆就只能油炸了,去皮吃肉,或者做成茴香豆,用来下酒,也是合适的。

凉粉,是这个季节,我的最爱。

在如中读书时,我经常会去四海楼打牙祭,豌豆做出来的凉粉洁白如玉,晶莹剔透,盛在小碗里,果冻一般,浇上葱姜蒜末、醋或酱油、再来点萝卜碎或榨菜丁,配色鲜艳,煞是惹人,更有口味重的,倒上红红的辣椒油,吹着电风扇,哧溜哧溜吃它一碗,爽滑又消暑,真是回味无穷。

如皋还有一物是我不能割舍的,就是骨头汤煮的油豆腐。

油豆腐由老豆腐炸制而成,色泽金黄,细致绵密,中有孔洞,便于入味,用骨头汤慢慢熬煮,香气四溢,隔开一条巷子都能闻到那美味。

油豆腐不仅营养价值高,富含优质蛋白、多种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及磷脂等,对于乳糖不耐受的人,还可以作为牛奶的替代品,有益于促进大脑的生长发育。

最关键的是价格还亲民,几块钱就管饱。

从高中到现在,它一直是我的心头好。

我后来去过许多城市,品尝过许多豆腐制作的美食,均不及如皋油豆腐熨帖我的肠胃,温暖我的心,或许这就是“乡情”吧,世间所有的遇见,都是久别重逢。

愿你心里有光,慢食三餐。

不负韶华,亦不忘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