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梦圆古城河畔(下)

□吴光明

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完全排除了我们学习的后顾之忧,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将来更好地报效祖国。

在这里,母校一流的教师、教学和管理,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师范者,人之模范也”。记得第一天去母校报到,刚到校门口卸下行李,就听到有人亲切地问我“你叫吴光明?”“是。”我随口答道,抬头一望,是一位满脸笑容、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男青年。我感到有些好奇,我一个农村孩子第一次来到县城,怎么会有人认识我,便探问:“请问您是——?”“我是老师赵锦泉,如果没有认错的话,你是薛窑中学毕业的!”我被惊呆了,一时无言。原来他就是我未来的班主任,他是看我档案中的照片认识我的,而且记得如此准确,我真的佩服!

接下来,老校长姚古渔开学动员报告中“半桶水与一桶水”的故事,让我们懂得了要给学生半桶水,教师必须具备一桶水的深刻道理,至今仍记忆犹新,一直激励我刻苦学好文化和专业知识。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聆听那些被誉为“活字典”“音乐大师”等老师们的讲课,如同在雨露滋润中尽情享受艺术的大餐。教学中,他们的严谨更让我们肃然起敬。记得一次作文考试《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语文老师发现协助监考的老师在黑板上将“记”字的“己”写成了“已”,只见他两手插在裤袋中,在教室里慢慢地转悠,趁协助监考的老师不注意,抬起手用一只手指头轻轻一捻,将“已”字竖弯钩的出头部分抹去,然后悄悄地离去,不少同学看到这一细节后会心地笑了,笑过之后又默默地点了点头。

行走在母校的大院里,我们每天都能目睹到那些高悬于厅堂通道门楣上的“真实”校训和“沉笃醇和”校风等匾额,时时、处处、事事受到潜移默化的警醒。校规明明白白告诉我们,除了周末、节假日,我们是不能随便走出校园的,即便情况特殊也必须严格履行请假手续。学校的门厅一侧设有一面大镜子,我们每天进出门厅时会对着镜子整理一番,因为衣着不端进教室是要受到老师调教的……

正是这些,让我明白了母校人才辈出的真正缘由。难怪母校的毕业生总是那样的“吃香”!那时,都说师范学校培养的对象主要是小学教师,可一毕业,不少人就被机关、乡镇等单位“抢”了去。我虽算不上人才,但毕业前就因为我懂点美术被县机关单位借用,毕业分配时借用单位知道我会写写,说什么也不让我去学校,硬是将我留在了机关。在机关工作时间一长,交流中我发现我的身边不少同志都和我一样来自如皋师范,我的自豪感更强了。

也许是太爱母校了,我从如皋师范毕业直到退休50多年来,工作单位换了一个又一个,小家庭也搬迁了一次又一次,但一直没有离开过母校,总是围绕在她的身边。更值得回味的是,因为我曾任教于如城第二中学,就住宿在母校河南宿舍区,而且还有幸与我的班主任赵老师一家一墙之隔,长达十年之久,与母校的师生朝夕相处,结下了更为深厚的情谊。节假日,我喜欢带上相机,转悠在母校的里里外外,捕捉母校最美的景色,将它们一张张定格下来。外地朋友来到如皋时,我最乐意的就是当他们的导游,首先是领着他们参观母校,边走边讲解,并帮他们合影留念,留下他们对母校最美好的记忆。

其实回想起来,类似我这样逐梦母校的学子太多了。那时,农村孩子尤其热爱师范,初中毕业生只要成绩好都会报考如皋师范的。在我的记忆中,我们那一届120名学生进了如皋师范,没有一个不心满意足的,毕业多少年了,嘴上还是常常挂着“我们如师”四个字。那些外县市区的老同学一次次、一批批来到如皋,总要回母校转转看看,拍拍照片,然后发到微信群里“显摆”一番。还有,就是我们那个小小的村庄先后有好多个如师毕业生,他们中有的是夫妻,有的是兄妹,还有的子女又继承了他们的事业。

数十年过去了,如今母校大门两旁的围墙上已经嵌上了“中国师范学校博物馆”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皋公立简易师范学堂旧址”的标志牌,当年的“如皋师范学校”已经发展为“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这棵古老的大树已经深深扎根于如皋这一片肥沃土壤之中,根深叶茂,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