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从“四对关系”读懂如皋治沙精神的哲学内涵

“人之所以能,是因为相信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起,面对“高沙土面积占80%以上”的恶劣自然条件,如皋人民积极治沙改土,勇于改天换地,谱写了一曲深入人心、催人奋进的时代凯歌,打赢了这场荡气回肠的世纪大会战。当前,全市上下正大力弘扬“以上率下,勠力同心,同甘共苦、发愤图强,坚韧不拔、敢于斗争,真抓实干、善作善成”的如皋治沙精神,深入开展“喜迎二十大、再次战高沙”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历史的轨迹中汲取奋进的力量。深情回眸艰苦卓绝的治沙历程,盘点那些历史深处的过往细节,从事物发展规律的角度切入,我们可以深刻领会到,前辈先贤们激动人心的铿锵脚步中蕴含着发人深省的哲学内涵。

一、读懂如皋治沙精神就读懂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强调:“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如皋治沙改土动员之广泛、投入之巨大、场面之壮观,令人叹为观止。是全体如皋人民的团结奋进,共同筑牢了伟大事业的深厚根基,深刻诠释了个人与集体的彼此成就的良性互动。

1.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团队有一个好的领导者至关重要,可以凝聚干事创业的朝气,可以鼓舞奋不顾身的勇气。二十世纪60年代末,时任如皋县委书记唐如浴坚持住在农家、吃在工地,白天带领群众挑泥、晚上陪着大家脱谷,一年中带头在基层苦干实干将近百天,有力带动了广大群众的干劲。大冬天的清晨,开挖河道的工地上,河泥冰冷刺骨难以落脚,面对结河底的任务,党员干部带头脱鞋下河,群众自发紧随其后,整个队伍热血沸腾、情绪高昂。自上而下的亲力亲为、身先士卒让人民群众深受感染、斗志昂扬,营造出争先恐后平高沙、挖穷根的热烈氛围。

2.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人物或是群体往往是攻坚克难的先锋、示范引领的楷模,是团队的战斗力的重要体现。二十世纪70年代初,江安公社葛庄大队的年轻姑娘们自发组成“铁姑娘突击队”参与削平高沙土,因战斗力超强而传为佳话。至今提起当年的壮举,已是古稀之年的她们依然眼中有光、神采飞扬。此外,新民公社二大队、吴窑公社十七大队、搬经公社王岱二队等榜样集体,在治沙改土的不同时期,凭着敢闯敢试的劲头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事迹在全县推广。正是榜样的激发和调动,为全县治沙改土的进程增添了源源不竭的前行动力。

3.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当所有人的心被同一个目标所吸引,将汇聚起磅礴的精神力量。1965年入夏之后,天旱无雨、水浅河干,全县数十万亩水田亟需水源。县委果断全县发动,组织10万民工,仅用两天半的时间,疏通如海运河、通扬运河等主要水系,有效引流入境、提升水位,取得了抗旱斗争的胜利。而最壮观的场景要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在那段大规模治沙的关键时期,全县广泛动员、日夜奋战、盛况空前,随处可见工地上彩旗招展、号子震天,每天约投入30万人同时劳动,这种场面的感染力是任何电影镜头都无法比拟的。是无坚不摧的精神力量,让昔日的高低不平、人见人怨的沙丘变成了一马平川、孕育希望的万顷良田。

二、读懂如皋治沙精神就读懂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看望慰问群众时说过:“只要我们保持坚定理想信念和坚强革命意志,就能把一个个坎儿都迈过去。”长期受高沙土制约的如皋人民,正是凭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数十年如一日地埋头苦干,不达目标决不罢休,才彻底扫清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重重阻碍。

1. 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人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但是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如皋的高沙土地区多为长江北岸古沙嘴沙洲堆积平原,地形起伏较大,土壤贫瘠低产,种植品种单一,想要吃上米饭都是极其奢侈的事情。在解放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高沙土地区的穷困面貌都没能得到改善,农民甚至需要靠吃国家供应粮维持基本的生活。是安于现状、继续沉沦,还是敢于宣战、绝地求生,如皋人民用实际行动给出了最为响亮的回答,在小范围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果断开启了“削平高沙土、实现旱改水、建成大寨县”的探索之旅。

2.改变很痛苦,但不改变更痛苦。前行的道路上注定会荆棘丛生,但既然选择了出发就只能咬牙坚持。1958年冬天,开挖如海河,报酬微薄、补给困难,十几万民工不辞辛劳,鏖战数月,肩膀磨破了、鞋底踩穿了、担子挑坏了,但工程不停歇,最终以能吃苦、不叫苦的忍耐换来工程的如期完工。1969年冬天,天寒地冻、寒霜遍地,高明公社卢西大队工地现场,民工们锹挖镐凿、车拉肩挑,铲沙堆、填废沟、平荒荡。条件再艰苦、精神来弥补,他们苦战高沙的经验做法成为了先进典型,由此掀起了全县平整土地的高潮。“宁吃一时苦,不吃一世苦”是当时如皋人民最朴素的心愿。

3.这个世界谁不是一边崩溃一边坚强。当年的治沙改土工程,没有现代机器助力,全靠肩扛担挑,耗费体力常常超出身体所能承受的极限,但依然有人不断创造奇迹。磨头公社东冒大队谢国安、张元仁挑最大的担子、送最远的路,创造了每天挑土23.6方的最高纪录。直至如今,两位亲历者受访时的回答听来依然让人泪目。“孩子多,收成少,吃饭都成问题,多挑担子可以多记工分。”“为了早点脱离苦海,为了早日过上好日子,所以每天拼命干活。”是对未来的憧憬、对命运的不甘,让他们即使肩头承受了千钧重担,脚下依然健步如飞。

三、读懂如皋治沙精神就读懂了困境与出路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时指出:“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越要沉着勇毅。”如皋治沙改土没有任何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和遵循,困难与挫折无处不在,但正是与天斗、与地斗的艰难历程让如皋人民磨炼了意志、创新了思路,生动展示了困境中积极寻找出路的如皋实践。

1.放弃的理由有千万种,但坚持的理由只有一个。回顾近半个世纪的治沙历程,最大的挫折莫过于1972年的粮食减产。因目标设定过于激进、种植时点有所偏差、土壤肥力明显不足,导致当年粮食大幅减产,引发了全县上下对于平高沙、旱改水的争议。县委在总结会议上充分肯定了平高沙的巨大成绩,承担了扩种水稻步子太大的领导责任,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应对举措。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度责任心让全县上下再次统一了思想、重新振奋了精神,平稳度过了前进路上这次关键的考验。

2.没有翻不过去的山,没有跨不过去的河。治沙改土的主战场在如皋中西部地区,工程量之浩大几乎难以想象,仅凭高沙土地区的自身努力远远不够,如皋县委坚定全县一盘棋的思想,统筹调动全县资源,群策群力,共克时艰。任务分配上,其他工程均由东部出人,好让西部腾出精力专注治沙;人力调配上,专门组织东部民工自带粮草工具,开赴西部大兵团会战;物资支持上,农用计划尽力向西部倾斜,尤其是煤炭计划,让西部省出秸秆用于还田。全县上下众志成城,感天动地,他们相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3.认识决定命运,创新决定出路。如果仅是地势平了而土壤不肥,农业发展依然受限。广大群众积极开动脑筋,反复探索改土策略,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向全县推广了“一红、二绿、三黑、四配套、五还田”的吴窑模式,通过河泥覆土、绿肥育土、作物还田、水系梳理等做法有效改良了土质。耕作制度是否合理同样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水平的高低。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历经三个阶段的摸索,如皋全境最终确立了“两旱一水”的耕作制度,从此农业生产进入了高产稳产的阶段。对问题的科学认知,对困境的创新破解,让如皋治沙改土逐步走向成功。

四、读懂如皋治沙精神就读懂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组会议讲话中强调:“只有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只有实干才能梦想成真。”一代又一代如皋人,选定了前行的方向就再未犹疑与徘徊,脚踏实地、矢志不渝,一任接着一任干,凭着半个世纪的接续奋斗,绘就了壮美的时代画卷,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幸福转化。

1.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追梦路上,勤劳的如皋人民以时不我待、刻不容缓的姿态奋力前行,脚步从未停歇。为不误农时,治沙改土只能在冬春农闲进行。冬季的如皋北风呼啸、日光浅短,只有争分夺秒、晚睡早起,与黑夜争空间、向工地要效率,才能在有限的两三个月里完成任务。早上急匆匆,晚上黑通通,是当时的工作节奏最传神的描述。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每一次取得阶段性成效之后,又总能提出更进一步的奋斗目标,从削平高沙到贯通水系,从改良土壤肥力到确定耕作制度,从多种经营探索到优良品种推广,这数十年来的每一步都迈得格外清晰而又紧凑。

2.做能抓住老鼠的白猫。改革开放之后,聪慧的如皋人民牢牢记住“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至理名言,不止步、不盲从,以更为长远的目光、更为科学的决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平整土地、疏浚河沟、兴建防渗渠、修建机耕路、购置农机具、培训科技人员,从此,如皋高沙土治理的内容得到了质的飞跃,迎来了农业现代化的春天。1998年、2000年,全省农业综合开发省级现场会连续在我市召开,充分肯定了如皋治沙改土的辉煌成就。至此,如皋人民治沙改土的浩大工程完美收官,为如皋经济社会发展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个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坚韧的如皋人民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心态潜心笃志、接续奋斗,终于彻底改变了原有地形地貌,有效改良了土壤肥力,推动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在跨入新世纪的同时,如皋成功改变了长期落后的面貌,迈进全省前八强,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前列。这华丽的转变背后,不是一个人、少数人的艰辛付出,而是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凝心聚力、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共同奋斗,每个平凡的如皋人在参与创造伟大事业的同时,也在创造自己的美好人生,品尝着奋斗过后的幸福滋味。

精神的力量激荡人心,历史的启示弥足珍贵。当前,在市委、市政府提出“挺进县域二十强、争创文明典范城、高质量建设南通跨江融合发展样板区”的历史背景之下,再次解读治沙之路、深刻领会如皋治沙精神,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跟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相比,我们已经具备了完全不同的经济基础,成为GDP千亿县级市,但在很多方面依然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瓶颈和难题,亟待破冰化解。比如,部分党员干部的发展思维还没有真正与时俱进,依然保持对土地资源、环境容量等方面的能耗式依赖;作风建设还没有实现根本转变,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华而不实等现象依然广泛存在;科技创新还没有很好地支撑发展,依然存在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经济增长后劲不足等陈旧性弊端;社会治理未能实现全面转型,联系群众不够紧密,社会矛盾隐患化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回首治沙,品味治沙,用如皋治沙精神来指导高质量发展中的工作实践,是我们在新时期发展之路上对自身提出的更高要求。如何主动找高沙、战高沙,如何积极看问题、谋发展,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思考和践行的问题。

一是跳出圈子看圈子,拥有更广的发展视野。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尤其是主政一方、独当一面的领导干部来说,面对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形势,不能只是着眼于本部门、本单位、本区域的需求,而要拥有更高的定位,具备世界眼光和长三角视野,不畏浮云遮望眼,跳出如皋看如皋,务实而又精明地推进改革开放、产业转型、科技创新、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等各项工作。

二是创新思路谋出路,拥有更多的发展智慧。学习是消除本领恐慌的重要途径,思考是化解发展难题的有效办法。党员干部承担着执政为民的重要职责,要走出“老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的怪圈,遇到困难不是望而却步、绕而行之,而要拥有“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拿出“捻断数根须”的思虑,积极思考、认真筹谋,特别是在项目建设、人才招引、服务企业、社会治理等重点难点工作方面,要下真功夫、下实功夫、下苦功夫,体现应有的态度与智慧。

三是转变作风求作为,拥有更强的发展定力。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面对林林总总的干扰诱惑,如何保持顽强的斗志和持久的定力显得尤其重要。当前,受一些事件的影响,部分干部工作中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争先创优意识不强、推动落实力度不大。我们要谨记,“躺平”永远无法“躺赢”,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南通跨江融合发展样板区的新征程,向“十四五”的既定奋斗目标进军。

四是依靠群众为群众,拥有更稳的发展基础。从实际效果来看,社区治理得好不好、群众团结得紧不紧、工作推进得实不实,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只有在联系服务群众上多用情、在宣传教育群众上多用心、在组织凝聚群众上多用力,才能真正发挥好基层领导核心的作用。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真正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发展的机遇稍纵即逝。学治沙、论治沙,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推动工作、谋求发展。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之下,大力弘扬如皋治沙精神,以史为鉴、继往开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踏实做好本职工作,正确处理好“四个方面”关系,全力以赴打败各自领域面对的“沙老虎”,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中共如皋市委党校朱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