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张謇过春节:“廉年”话春联

□小星

春节刚过,我想起了老家如皋乡间流传的一句俗语:“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春节走亲访友送礼的习俗。状元张謇,一度身居高位,出任实业部长诸职,后来又是南通首屈一指的乡绅。翻阅大量相关史料,笔者发现张謇过年,不仅很廉洁,从未收礼送礼,而且非常俭朴。

有这样一个传说,有年春节,杨梅汀(海门人,1839—1922)邀请好友张謇来家吃饭。贫穷的张謇,分外俭朴,只能穿着一套旧长袍赴宴。不料才到杨家,一只狗,以为张謇是要饭的,“哇哇”地扑向他,咬下一片衣服。杨梅汀连忙道歉,张謇倒是说起:狗为“犬”,片字倒转为“爿”,两字一合便是“状元”,日后自己必会高中。

传说归传说,张謇高中状元,倒为史实。身为状元、高官的张謇,还真正做到俭朴过“廉年”,典型事例是1912年的春节。此年于中国于张謇个人都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1912年,民国建立,张謇于1月1日(元旦)被大总统孙中山任命为实业部长。一夜之间,这位前朝状元成为民国高官。是年2月春节期间,他返回故里海门常乐镇,与家人团聚,共度佳节。除夕夜,他前去拜祭家庙。2月18日,即正月初一,他在日记中写道:天气晴朗,晨起谒庙。礼服未定制服,便服而已。这册日记,寥寥数“字”,意味深长:1.他没有制作礼服,说明非常节约;2.一位“部级”官员,便服出行,无疑拉近他与同乡百姓的距离。张謇的行为,不禁使我想起通如地区另外两位名宦戴联奎(如城人)和沈岐(白蒲人)。前者考中进士,穿着旧袍,出入皇宫;后者返乡,给菜农让路。为何张謇如此俭朴过年呢?缘由之一便是他的爱国情怀,他心系国家,不顾个人利益(取号“啬翁”)。正是在不穿礼服、只穿便服的1912年的春节当日,张謇写下一副思国思民的春联:民时夏正月;国运汉元年。

这副春联甚妙,嵌入“民国”二字相对,一联双喜,庆祝民国建立和春节到来。夏对汉,又是双关:既指华夏民族与汉族,又指夏汉两朝的强盛。正月是春节已至,元年是民国初立。“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国运兴起,跃然纸上。

张謇故居

张謇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