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实事求是 积极应对 如皋顺利渡过1972年粮食大减产的难关

1972年如皋的天气糟透了。全年307天阴雨,平均气温仅有14.1度(常年为14.6度),全年雨量达到1358.4毫米(常年平均1055毫米)。特别是9月的一次寒露风,使得13.1万亩后季稻颗粒无收,另外几十万亩后季稻也减产严重。

由于种种原因叠加,1972年,如皋粮食出现大减产。农民生活所需的口粮和烧草、养猪所需的饲料都受到了影响。

面对这样的状况,县领导纷纷走下基层,摸排情况,开座谈会,让基层的干部群众畅所欲言,谈问题,提建议。

掌握了基本的情况后,县委常委会多次开会研讨分析,统一思想认识,充分肯定了平高沙的伟大成绩,也看到“旱改水”步子太大,超过实际可能的问题。针对眼前遇到的困难,县里作出几个决定:

一、如实向省、地区汇报,请求上级支援粮、钱、煤,帮助群众渡过冬春困难;

二、除继续高标准平整外,突出抓水利配套和改造土壤等巩固工作;

三、平调东部劳动力参与平高沙,县里给予适当补助;

四、大力推行麦、玉米、水稻,两旱一水,两年五熟制;

五、组织机关、工厂、企业干部下去帮助各公社克服困难;

六、贯彻党的农村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之后,县里组织召开了包括大队支书以上干部参加的县委扩大会,以及四届四次全委会,就上述县委常委会上达成的六条决定从认识、措施上通过决议,统一意志,为继续战高沙做好准备。

与此同时,县委领导和省委主要领导积极沟通,获得省里的支持,调来相当数量的粮和煤,以及救济款。因此1972年如皋尽管遭遇了罕见的大减产,但没有饿死人,也没有引发任何病疫,没有人口外流。

在县委县政府的有力领导之下,如皋人民战高沙的热情没有被粮食大减产的困难扑灭。相反,渡过这一难关之后,全县人民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昂扬的斗志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战高沙中去了。

当年场南乡党委副书记葛坚曾经填了一首“十六字令”,客观记述了平整高沙土的难度和干部群众的干劲。

难,懦夫心胆寒。勇前进,千斤重担似消闲。

难,英雄有虎胆。改山河,磨破双肩志不减。

难,干群敢闯关。齐心干,誓把如皋变江南。

 (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