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高沙土”的来源和如皋历届县委县政府为治理高沙土做出的探索和努力
编者按:“治沙精神”是如皋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对治沙历史的概括和总结。“治沙精神”究竟是什么?有哪些内涵?如e融媒app、《如皋日报》今日起开设专栏《喜迎二十大 再次战高沙》,寻访治沙典型故事,挖掘治沙精神内涵,持续弘扬如皋治沙精神,为高质量建设南通跨江融合发展样板区聚合力、鼓干劲,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欢迎热心市民踊跃投稿,我们将择优刊登。
今天的年轻人可能不知道,如皋地区曾长期流传过一首民谣:“高沙土、龟背驼,下的雨水四边流。三天没雨飞沙走,种的庄稼望天收。风调雨顺半年粮,大灾之年闹饥荒。农民拿根讨饭棒,拖儿带女去流浪。”
这首民谣是如皋高沙土地区自然面貌和农民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
高沙土的形成要从如皋成陆说起。如皋作为古代扬泰岗地的东南触角,在距今约5800年前露出水面。后因古长江入海口泥沙沉淀堆积,形成长江北岸古沙咀。长期波浪夹带的泥沙不断堆积,使沙咀上又形成了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条状沙脊,因“土高色赤”,人们习惯称它为“赤岸”。
清康熙《扬州府志·如皋县》载:“赤岸,在县东北跨南延区六十里,脉接蜀冈、土高色赤故名。”
赤岸地势较高,表面粒径较大的沙质土,被称为“高沙土”。整个如皋,除了城东、白蒲、丁堰,以及南部的圩田地区,其他的基本都是高沙土。
高沙土土壤极其贫瘠,沙粗且厚,土壤颗粒之间的间隙大,漏水、漏肥严重。高沙土地区土地极不平整,田型像馒头(所谓“龟背驼”),时起时伏,就如丘陵一般。
由于沙性重,高沙土地区无法修建水利设施。辛辛苦苦挖出来的沟,很快就会塌平,不是沟的地方又会被雨水淌成横七竖八的沟塘。因此高沙土地区灌溉极其困难。
高沙土保水保肥能力太差,种不了水稻,只能种植高粱、花生、山芋、大豆等耐旱作物,并且很多田种下去了只能“望天收”,风调雨顺才能有一点收成,遇旱遇涝都会没有收成。
高沙土有多贫瘠?“麦秆儿长得筷儿高,三亩麦子一担挑。”高沙土地区的农民有多苦?“一日三餐糁儿粥,度命靠的胡萝卜。”
新中国成立后,如皋历届县委、县政府对人民的疾苦感同身受,自始至终一直在积极探索治沙改土、治穷致富的路子。
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如皋曾积极推行“三改”,包括“低改高”“夏改春”“旱改水”,引导农民把产量较低的作物改种成产量较高的作物。
“三改”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沙土地区农业的发展,农业产量有了一定的提升,但还没有根本的改变。
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初期,城西公社何堡大队、搬经公社搬北大队、夏堡公社卢桥龙港大队都曾发动群众平整土地,建电灌站,试种水稻,获得一定程度的增产增收。
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时任副县长的丁学文发动胜利公社久隆大队群众平整高沙土,实行旱改水,获得成功。
车马湖公社潘桥大队也成功削平高沙土,栽种水稻获得丰收。当地农民第一次吃上自己种的大米饭。他们编了一首顺口溜:“高沙土上长杂粮,农民没的米饭尝。平整土地栽了秧,大米煮饭喷喷香。”
这些积极的探索为全面推开“削平高沙土,实行旱改水”积累了经验,提振了信心。从1970年开始,时任县领导张鸣、唐如裕、陆万璋等人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倾听民声,发掘典型,总结经验,慎重做出了“削平高沙土,实行旱改水”的重要决策,成立了“战高沙指挥部”,向高沙土宣战。
(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