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筑牢疫情防线 深化综合医改

奋力擘画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回望2021年,市卫健委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扣“提升服务能力,增进健康福祉”这一主线,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抓手,以高标准落实卫生健康惠民政策为目标,聚焦重点,狠抓落实,卫生健康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万众一心”抗击新冠疫情

作为疫情防控牵头部门,市卫健委充分发挥“参谋部”、“主力军”作用,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求,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全年保持了疫情“零输入、零病例、零院感”。及时开展摸排管控。针对国内每一起疫情,均按照“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求立即启动应急响应,与公安、交通等部门密切配合,协调各镇(区、街道)充分发挥“大数据+网格员+铁脚板”作用,一方面对重点地区抵如人员第一时间摸排登记、严格管控。全年共排查重点地区抵如人员21312人,其中集中医学观察5930人,开展重点地区人员核酸检测64463人次。另一方面,根据外地协查函和系统推送通知,第一时间对密接、次密接实行管控,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全年共调查管理密接123人、次密接248人。严格实行人物同防。主动加强与公安、海关联动,强化入境人员管理,全年累计集中管理入境人员2503人,其中昆山专班接驳抵如833人、换班船员273人、其他地区入境二次隔离1189人。严格落实入境人员解除隔离后28天健康监测措施,累计跟踪监测606人,开展核酸检测2752人次,入境人员家属累计检测1763人次,全部阴性。严格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制度,派出专业人员进驻专班工作,配合市场监管局加强对进口冷链食品的集中监管,规范实施采样、检测、消杀措施。36类“应检尽检”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应检尽检率100%,全年以来累计核酸检测85.84万人份。切实强化能力建设。根据江苏省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建设180条,全市建立了120人的卫生、公安联合流调队伍、743人的消杀队伍、2567人的核酸采样队伍、144人的医疗救治队伍、1238名专业人员和社工组成的心理健康服务队伍。依托6家二级以上医院改造建设发热门诊,建成后发热诊室24个、留观室66间。对10家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诊室进行了提档升级,全部配备专用移动DR。依托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市疾控中心建成10个PCR实验室,在市人民医院隔离病区建成核酸检测基地,共配备核酸扩增仪56台,按10:1混检日检测能力超过40万人份。采购负压救护车10辆。利用宾馆酒店储备集中隔离房间2563间,组建了4个市级、14个镇级集中隔离工作专班。开展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联合演练2次,对镇(区、街道)卫生所应急处置能力进行了综合考评。全面推进疫苗接种。2021年,3月份启动18周岁以上人群疫苗接种工作,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建立了“市级统筹、镇级实施、村(社区)组织、行业促进”的推进机制,各镇(区、街道)及行业主管部门“同组织、同推进、同考核”。全市建成接种服务点35个,其中新建21个(临时点两个、流动点1个),配备接种台203张,新增143张,日接种能力4.8万剂次。根据省市部署,先后组织了重点人群接种、18岁以上人群接种、12-17岁学生接种、3-11岁儿童接种以及正在进行的“加强针”接种。全年累计接种新冠疫苗2570336剂次,全人群首针接种率92.03%、全程接种率87.74%;加强针接种463489人,完成率69.25%。

“上下齐心”深化综合医改

继续以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为抓手,整合市镇村三级医疗卫生资源,逐步形成“市级医院为龙头、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市镇村一体化新格局。完善配套政策。根据去年试点情况,适时制定了《如皋市紧密型医共体组成及职责》《如皋市紧密型医共体权责清单》《如皋市紧密型医共体双向转诊管理规范(试行)》等配套政策。完善了公立医院院长绩效考核办法、镇卫生院绩效考核办法,增加了医共体建设、分级诊疗等考核权重,公益性质更加突显。建成八大中心。依托人民医院、中医院两个医共体龙头单位建立了远程会诊中心、医学影像中心、远程心电中心、医学检验中心、药械供应中心、健康促进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等八大技术服务中心,推动了基层检查、龙头诊断、区域互认,逐步实现了医疗资源共享、服务能力提升。全年互认检验检查结果90946人次,集中为成员单位消毒器械包及敷料包4218件。实施分级诊疗。龙头医院和成员单位按照“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原则建立了双向转诊制度,分级诊疗格局初步形成。全年医共体内“双向转诊”2505人次,不仅方便了群众就医,而且减轻患者负担560.32万元。推动资源下沉。根据医共体责任清单,龙头医院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晋升高职称必须下沉服务一年以上的规定,定期安排人员到成员单位坐诊、查房、值班,全年开展义诊1535人次、查房1001人次、培训1093人次,在龙头医院成立专家工作室15个。巩固一体化成效。继续巩固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成效,加强了对村卫生室医疗行为、医疗质量的规范化管理,全面实行财务收支两条线管理,建立了固定资产、业务收支账册,对村卫生室日常药品及医疗器械实行统一采购、配送。健全了乡村医生社会保障体系,统一为843名适龄在岗乡村医生缴纳企业职工“五险”,解决了后顾之忧。建立乡村医生绩效考核办法,在保障基本待遇的基础上,通过考核合理拉开村卫生室分配档次,调动乡村医生积极性。严格执行乡村医生准入制度、到龄退出制度,稳定乡村医生队伍。

“与民同心”做实健康服务

把服务好基层、实施好项目、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作为首要任务,着力提升惠民实事工程服务水平。聚焦长远推进实事工程。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市妇幼保健院、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项目和搬经镇、江安镇卫生院新建项目被列为全年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一号工程。市人民医院项目由上海市卫生建筑设计院设计,目前已经奠基开工。搬经镇、江安镇卫生院项目土建工程已封顶,正在内外装修。聚焦民生做实公卫项目。根据全年基本公卫补助100元∕人的标准,建立了高血压、糖尿病人群筛查机制,优先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累计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112.46万份,建档率91.05%;规范开展了老年人健康管理,按照人均115元的标准为22.07万65周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健康体检,发现肺部肿块603例(疑似肺癌51例)、肝部肿块271例(疑似肝癌31例)。认真开展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实施宫颈癌检查42591例(HPV检测10034例)、乳腺癌检查43916例,确诊宫颈癌前病变184例、宫颈癌23例,乳腺癌前病变2例、乳腺癌23例。对阳性病例进行了追踪随访。创新家医服务模式,在如城、城北、城南、白蒲、石庄等五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行“预约上门和家庭医生病床服务”。全市常住人口签约811392人,其中重点人群签约481091人;建档立卡低收入人群签约30139人,签约率99.96%,重点人群签约率稳定在65%以上。聚焦责任开展系列创建。2021年恰逢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年,通过紧扣标准统筹谋划,建立迎查组织,制定迎查方案,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压茬推进,2021年10月20日高分通过国家级暗访考核。以强化中医药文化建设为契机,持续加强基层中医药工作,顺利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扎实推进省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高质量实施慢病早期干预项目,高分通过省级复评审。有章有序落实老龄人关怀政策,对年满一百周岁的老人及时组织登门祝寿,发放慰问金。全市31家医疗机构创成老年友善医院,其中石庄镇卫生院建成省级优秀老年友善医院。

2021年11月7日,南通市副市长陈冬梅来如调研

2021年8月7日,全民核酸检测现场

2021年9月2日,疫情防控应急演练现场

医护人员赴宁支援疫情防控

医护人员赴宁支援疫情防控

市人民医院到医共体单位丁堰镇卫生院开展义诊

2021年6月10日,我市首家托育机构顺利通过备案

2021年9月29日,我市举办庆祝第四个医师节文艺演出活动

2021年9月开展应急演练

 

当好群众生命健康的“守门人”

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 马军华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市卫健委将坚持创新发展理念,锚定发展目标,坚定发展步伐,为我市“挺进县域二十强、争创文明典范城”提供坚实的健康支撑。

抓紧新冠疫情防控不放松。我们将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和重大使命,进一步加快应急能力建设,推动核酸检测和应急队伍能力提升,强化应急演练,做好物资储备,推进加强针接种,健全“属地处置、区域协作、高效联动”的应急机制,确保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落细、落到位,巩固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维护经济社会正常秩序。

深化医药体制改革不懈怠。我们将继续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完善八大技术服务中心功能,搭建功能完备的医共体信息平台,实现信息互联互通。规范转诊程序,强化质量管理,加大政策保障,推动利益共享。巩固市镇村一体化管理,推动“六统一”管理各项措施落实落地,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财务实行统收统支、单独设账、独立核算,实施乡村医生“县招镇管村用”,落实职工“五险”待遇。

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不减速。新的一年,我们将持续优化市域医疗资源,提升健康服务能力。正式启动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工程,完善妇幼保健院、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老年医院功能;加快市中医院三期工程建设进程,力争一季度投入使用;谋划市精神病防治医院新建工程。支持九华、搬经、磨头镇卫生院建成二级医院,创成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继续落实市镇公立医疗机构财政补助政策,推动硬件设施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