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市农业农村局:
谱写农业农村发展新的华彩篇章
2021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启始之年,是实现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十四五”“开门红”意义深远的一年。市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一号文件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咬定目标定位和主要任务,精心谋划、扎实举措,持之以恒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农村经济保持持续向好、稳中有进的喜人态势。
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持续加强
严格贯彻粮食生产“稳面积、稳产量、稳政策”工作要求。2021年粮食播种面积149.95万亩、粮食总产67.68万吨,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油料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13万亩,生态果蔬总产120万吨,产值26亿元、增长27%。建成15万头生猪保供基地,全市生猪存栏量37.1万头、出栏62.6万头,非洲猪瘟等重大疫病防控有力有效。继续做好黑塌菜、香堂芋、白萝卜、白蒲黄芽菜、东串猪等地方种质资源的提纯复壮和开发利用。
特色优势产业日益壮大
坚持将发展特色乡村产业作为富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加快推进小微盆景集散中心建设,全年新增中国盆景艺术大师2人。搬经镇黑塌菜产业强镇建设稳步推进。溯源5万吨黑鱼食品加工项目入选“2021年全省农业农村重大项目省级示范项目”,弘玖水产被列为省乌鳢(黑鱼)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单位,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了黑鱼丰收。我市获评江苏省首批绿色蔬菜产业(黑塌菜)特色县、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新增省农业品牌3个,“新官紫桃”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66.86%。
农业载体建设发展迅猛
2021年新开工建设农业农村重大项目33个,总投资29.02亿元。2021年新建高标准农田7.1万亩,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达68%。灌溉尾水循环利用系统得到部省相关领导一致好评。全市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达68.76%,创建各级示范家庭农场222个,农民合作社示范社99个。省级、南通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分别新增2家、3家,新认定省级示范家庭农场7个、南通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5家。福欣家庭农场入选省家庭农场典型案例。省级农业龙头企业销售增长率达8.3%。
农村生态环境有效改善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启动实施,全市30%达到最美庭院要求,90%达到最整洁户、整洁户要求。通过继续开展农村破落房屋集中整治,村容村貌不断改善提升。我市获批全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8.65%、秸秆综合利用率96.8%。长江如皋段禁捕退捕工作扎实推进,长江禁捕信息化监管项目投入试运行。平园池入选国家级休闲农业精品线路。
富民强村稳步提升
建立市领导挂钩联系南通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经济薄弱村机制,实现8个示范村、7个先进村挂钩全覆盖,累计实施项目176个。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班15期、培训职业农民3570人。持续开展村集体经济增收行动,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5万元以上。坚持因村施策,积极争取和落实高质量产业帮扶项目,累计争取省级帮扶资金600万元。实施省级扶持发展产业项目15个,创建新型合作农场70个,3个强村加油站均已建成。城北街道平园池村获评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江安镇联络社区入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名单。
农业农村改革持续深化
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产权线上交易、农民合作社综合社建设试点、整市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等工作。继续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再“回头看”工作,积极开展省改革试验课题农民合作社综合社建设试点创建工作,现有16个村进入试点,累计投入450万元,10个村已初见成效。农村产权交易项目累计1.95万宗,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36.1万亩,总交易额27.06亿元。
农业安全生产工作扎实推进
持续推动全市农业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健全局安委办工作制度体系和实体化运行机制,成立“一办三组”的基本构架,定期分析农业农村领域安全生产形势,协调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深入推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年行动,切实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成立各类安全生产检查组353个,检查各类农业安全生产主体1771次,排查发现各类安全隐患546起,整改率100%。
收割景象
如皋花木盆景
花木种植大棚
中皋公司生产车间冷冻黑塌菜分拣打包
农产品配送中心
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秸秆综合利用
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演练
农机装备
迈向新征程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 柳杰军
2022年,我市农业农村条线将紧盯乡村振兴战略硬任务,全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奋力谱写如皋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篇章。
加快构建农业产业体系,推进特色发展。扎实推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稳步提升粮食综合产能,加快生猪生产转型升级,大力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黑塌菜、白萝卜、东串猪等地方特色产业规模化,如皋大米、生态果蔬等主导产业品牌化,花木盆景、黑鱼金鱼等优势产业效益化发展。推动标准化生产、全程化追溯、品牌化建设,打造省市农产品品牌。扶优培强一批高素质农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
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快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农村庭院环境等农村人居环境年度重点任务,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行动,积极推进整市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工作,助力绿色低碳城乡建设。着力打造一批资源优势明显、产业发展领先、示范作用突出的乡村振兴典型。
扎实推动富民强村工程,盘活农村经济。坚持精准帮促,分类推进,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确保农村低收入人口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农村居民平均水平,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探索发展物业经济、资源经济、“飞地”经济等新路径,积极盘活村级沉淀资金,探索建立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全面推进强村加油站市场化运营,促进村级积累资金保值增值。
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创新,释放发展活力。加快推动数字乡村建设,探索构建农业生产、环境治理、村务管理、乡村治理等“一张图”管理数据库。稳步推进行政村“政经分离”试点,切实抓好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规范运行。进一步优化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平台,确保土地流转、集体经营性资产出租出让等交易行为规范透明。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有偿退出机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改革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