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石明松:献身杂交水稻事业

□侯求学

雉水大地,人才辈出。著名农业科学家、农学家石明松就是其中之一。在“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中作为“主要完成人”的名单中,袁隆平排第一,石明松排第二。

1938年12月,石明松出生于石庄镇凤鸣村,1956年秋,石明松考入湖北省江汉农学院中专部。1959年,石明松从农学院毕业,立志献身杂交水稻事业,主动请缨到艰苦的农技一线工作,只身来到湖北沔阳联合垸农场。

石明松的杂交水稻研究,经历了“引进矮秆→跟进三系杂交→发现光敏感核不育+两系杂交→实现成功跨越”这样一条艰难探索之路。从引进、培育适合本地种植的矮秆水稻着手,引进高产早稻广陆矮4号,经过3年努力,繁育良种230万公斤,并在沔阳县内推广,获得普遍高产。

石明松根据湖北早籼晚粳的种植习惯,将研究的重心放在新方法和粳稻品种上。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发现不育株是首要前提。1971年,石明松即开始在沙湖原种场2000多块地、4000多亩田中仔细寻找不育株。功夫不负有心人,1973年,石明松终于在一块农垦58粳稻田边,发现3株不育株。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探索出晚粳稻自然不育株产生不育的遗传学密码,探索晚粳稻自然不育株育性转换的外界条件,从而找到杂交优势的遗传规律,为提高粮食产量、品质服务。

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石明松在湖北、海南两地与时间赛跑,经过10多年的不懈钻研,石明松积累了大量的试验数据,终于找到了那打开绿色生命的钥匙:光敏感核不育水稻是受1—2对隐性光感雄性基因所控制,具有长日照诱导不育、短日照诱导可育的特性。它既可用来与其他常规品系杂交,转育成多类型新的不育系,组配成强优组合,又可利用它分离出来的可育特性进行轮回选择,培育出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这种同步进行的既可选育不育系,又可选育新品种的核不育水稻资源,在国内是首次发现,在国外未见报道。

1978年,石明松在沔阳县沙湖原种场选择了一系列籼型亲本材料,进行杂转新不育系的研究。他测交筛选了1000多份材料,经过36个组合试验,杂转出5个性能稳定的新不育系。1983年,石明松成功实现籼型不育系的转育,培育出“中籼39”“晚73”两个常规品系,并相继转育了20多个稳定的早、中、晚籼粳各种新光敏感不育系。

1988年2月8日,农历腊月廿一,正在湖北省农科院科技交流站参加学术会议的石明松因招待所电热水器电线接反,在洗澡时意外触电,不幸去世。石明松的突然离去震惊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界,中国农科院植物研究所发来唁电,称他为“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发现者,伟大的农学家”。



Fatal error: Uncaught exception 'RedisException' with message 'OOM command not allowed when used memory > 'maxmemory'.' in /var/www/ThinkPHP/Library/Think/Session/Driver/Redis.class.php:75 Stack trace: #0 /var/www/ThinkPHP/Library/Think/Session/Driver/Redis.class.php(75): Redis->setex('3d627eba47ace35...', 3600, '') #1 [internal function]: Think\Session\Driver\Redis->write('3d627eba47ace35...', '') #2 {main} thrown in /var/www/ThinkPHP/Library/Think/Session/Driver/Redis.class.php on line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