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敬业爱岗 医者仁心

——记市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朱东兵

在医院,有这么一个科室,它悄无声息却关乎生死,它身处幕后却石破天惊,因为它的诊断结果关乎的是无数个生命的归宿、无数个家庭的酸甜,这就是病理科。作为病理科医生,朱东兵在这一岗位上三十年如一日,勤耕不辍、创新不止,以剥茧抽丝的耐心和精益求精的态度,成为我市病理学科的带头人。

1991年从医之初,朱东兵就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医者仁心作为自己的职业准则。

行医初衷: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

20年前,朱东兵接到一个30多岁女性的卵巢肿瘤标本,通过广泛取样,仔细阅片,最后诊断为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瘤。病人及家属知道病情后十分紧张,为此,他找到病人和家属详细讲解病情,说明病理诊断的复杂性,同时给出治疗建议。通过多次手术及后续治疗,病人恢复得不错,每次来院复查都会到病理科找他咨询,而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耐心解释、开导。这么多年过去了,病人状态良好,曾多次表示:“是朱主任让我充分了解了疾病,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能够遇上这样的医生,真幸运!”朱东兵工作30年来,经他确诊的肿瘤病人成千上万,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朱东兵时常教育年轻医生:“我们面前充满刺鼻气味的标本都是从病人身体上取下的活体组织,你面对的实际上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病人。”“对标本、对病人要常怀敬畏之心、感激之心。”“诊断是一把看不见的手术刀,其准确性关系到病人的治疗,百分之一的错误给病人带来的是百分之百的伤害,所以要追求零失误。”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敬业爱岗、医者仁心”的内涵。

专业作风:勤学不辍、精益求精

精湛的医术源自于朱东兵孜孜以求的学习积累,众所周知,病理诊断是一个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一个不断更新发展的过程。朱东兵十分注重专业的学习和新技术的应用,注重对外交流,时刻学习新的诊断思路和方法,不断为病理诊断提供完善的理论依据。为精确诊断一个疑难病例,常常需要调看病历、追问病史、查看病人、开展讨论、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于他来说,都是常事。

工作30年,朱东兵发表论文几十篇,尤其在中华系列杂志上发表论文数篇。广泛的积累、求真务实的钻研让他成为我市病理诊断方面的专家,2018年,他被聘为南通市医学会病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朱东兵为我市病理学科奉献多年,获得多项荣誉:2007年、2009年,如皋市优秀科技人才(十佳名医师)称号;2008年,南通市重点医学人才培养对象;2014年、2017年,如皋市两期“148高层次人才梯队”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他还多次获得市卫生系统嘉奖。

不懈追求:探索新知识、开拓新业绩

1999年,朱东兵与市人民医院消化科合作开展了食管癌系列课题的研究,“食管癌与乙肝病毒关系和癌前病变预测的系列研究”于2006年11月有两项成果通过省级鉴定,获2007年南通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2009年原南通市卫生局优秀新技术项目一等奖。他主持的课题《乳腺癌基因激素受体表达与免疫活性细胞反应的相关性》获2009年南通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他参与的课题《老年人食管粘膜形态组织学、凋亡增殖和P53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关系和临床意义》,获2013年度南通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他主持的南通市级科技项目“胃镜黏膜活检组织中球形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应用和意义”获2016年如皋市科技进步奖。

努力目标:重视学科建设、做大做强病理科

在朱东兵的带领下,市人民医院病理科从弱到强,不断引进新技术、开展新业务。病理科从最初的普通石蜡切片,到现在的术中冰冻、24小时快速石蜡诊断、免疫组化技术、分子学检测及病理特殊染色技术、液基细胞学技术、细胞蜡块技术,都是在他的带领下开展起来的。以往住院病人的病理报告一周后才有,现在提前到4个工作日,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临床诊断与治疗的效率,得到了临床医生和病人的好评。

朱东兵极为注重年轻医生的培养。他定期组织讲座,与大家共同学习提高。科里的年轻人工作中碰到疑难切片向他请教,他都认真阅片,帮助诊断并仔细讲解。目前,医院病理专业进入了以组织形态学诊断为基础,结合免疫组化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综合性病理诊断阶段,科室于2017年被列为南通市临床重点专科、南通市医学创新团队。

社会担当:认真履职,积极建言

作为如皋市政协委员和南通市人大代表,工作之余,朱东兵积极参与相关调研活动,关注民生事业和社会发展,从自己的专业视角献计、献策。5年来,他撰写代表建议8篇,2篇被南通市人大常委会评为优秀建议;撰写委员提案10篇,2篇被评为优秀提案,并作为优秀委员接受表彰,切实履行了自己的社会责任。

朱东兵,虽是医生,却始终追求给病人诊断至精;虽是主任,却总是以身作则,做着最为琐碎的工作;虽是专家,却时常把自己当作学员,严于律己。他用医者仁心的品格、无私奉献的精神书写着自己的职业生涯,用严谨审慎的态度成为我市病理诊断领域的常青树。

 (赵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