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水利职工何凤平:

田野上弹奏智能“节水歌”

 

金秋时节,我市水稻长势喜人,即将迎来收获季。已经拥有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的何凤平走进乡间田野,感受他参与发明的“智能农业节水阀门”装置给农民带来的丰收成果。

何凤平今年57岁,1997年从部队转业到市农田水利试验站工作,从此与水利结下了缘分。为解决好稻田“最后一米”的灌溉节水问题,他一直致力于新型节水阀门的研发,尝试采用水信号感应原理,通过接收信号检测水位,自动控制进水阀门起闭,无需人工值守。

开弓没有回头箭。何凤平从平时积累的参数中寻找缺陷的原因,一门心思钻研起稻田“最后一米”的灌溉节水。为了解决出水口节水阀门装置中关键的动力问题,他找来资料学习、邀请专家把脉、走进高校咨询,这一研究、一试验又耗费了他好几年时间。他尝试将阀门采用水信号感应原理,通过接收信号检测水位,自动控制进水阀门起闭,无需人工值守。

最终,这项由太阳能发电板、数据测量仪、密封电机等组成的“智能农业节水阀门”装置,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近两年,该装置在当地400多农户的水稻田中推广使用。经测算,该装置稻季灌期每亩比传统满灌节水80立方米左右。

“让农民更好地享受节水、降本、增收的实惠,接下来,我会继续探索,让农田节水系统变得更加智能。”何凤平说。

□通讯员吴树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