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红楼梦》是冒辟疆的血泪凝成(二)
□肖芝宁
在清军稳固占领中原后,冒辟疆拒绝清政府征召,不仕清朝,不顾清廷禁令与诗友秘密结社唱和,“抱君亲之至痛,悼正气之沦亡”。
冒辟疆年轻时,曾与秦淮名姬陈圆圆已有婚约。陈圆圆被强豪夺去,后落入引清兵入关的吴三桂之手。冒辟疆的爱姬董小宛天资巧慧,恬雅高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且贤惠有加,入冒门后“智慧络绎上下内外大小无不妥悦”(小宛传),曾帮助冒辟疆抗清。她27岁时离开冒家。据上海黄伟民教授考证,董小宛因艳名远扬,被清豫王多尔衮知晓,在强行逼迫下,董小宛为保冒辟疆全家被逼入清宫,即董鄂妃。冒府人士称董小宛病死。
冒辟疆向有爱人助人之高贵品德,在国破家亡、天灾人祸之际,更是轻财好义,扶贫济困。崇祯十一年,他为赈灾捐银250两,扶贫8000余人。崇祯十三年,赤旱千里,飞蝗蔽日,冒辟疆在如皋四门设粥厂历时5个月,救活灾民10多万人。冒辟疆数十年如一日,支持难友,赈灾济困所花白银不下万两,而晚年却贫困潦倒,靠卖字维持生活。
冒辟疆一生“著述甚富”,单是诗集即有11种,其《六十年诗友诗文同人集》保存了456位师友门生的诗文书信。其名著《影梅庵忆语》,首开忆语体先河,俞平伯、朱剑芒、姚雪垠等众多名家均予以高度评价。
一、石头为何“日夜悲号惭愧”?
《红楼梦》第一回中写:“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从上文可知石头因“无材”“补天”“日夜悲号惭愧”。而此石头幻形入世后就是贾宝玉,贾宝玉的原型就是作者冒辟疆,可见石头的话就是《红楼梦》作者冒辟疆的心里话。
众所周知,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把他们的政权说成是受天命建立的,因此称国王、皇帝为天子,而“补天”向来都是形容非常大的政治抱负的专用语。冒辟疆欲为朝廷效力,五次参加南京乡试未中,是“无材补天”;他与阮大铖等阉党余孽斗争失败,目睹东林党前六君子、后七君子以及与自己一起跟阉党坚决斗争的志士被迫害致死,是“无材补天”;他秘密从事的“通海复明”活动失败,他的姐夫一家数十口人因反清被杀害,他的救命恩人史可法,扬州失守后遇害,他自己家中二十几口遭杀害,是“无材补天”;自己心爱的陈圆圆、董小宛被抢,如夫人的董小宛被迫入清宫,自己却无力挽救,也是“无材补天”……国仇家恨使他满腔怒火悲愤难言,“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康熙丙午年(1666),冒辟疆《再用前韵答友人》有“石能言语终须白,血化惊魂叫亦红”,表明自己写《红楼梦》的决心。为了避祸,付之假语村言,哭成《红楼梦》,隐秘地展示“补天”的崇高立意。有诗为证:
自题一绝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甲戌本此处有批:“此是第一首标题诗。”又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常哭芹,泪亦待尽。每意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可见作者、批者、读者伤心。
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一回前《凡例》末尾,也有一首诗,与《自题一绝》互相呼应。其最后两句是: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这是对作者心声的进一步阐释和认同。
二、作者为什么在“悼红轩”中披阅增删?
第一回写“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悼红”写明了作者写书的主旨。
“悼红”,表面一看,是悼念红颜知己。“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皆出于我之上……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作者所指女子,大多是秦淮画舫中人和与冒辟疆相知相交者,如董小宛、陈圆圆、柳如是、李香君、吴蕊仙等,这些人都具英豪之气。董小宛帮助冒辟疆抗清,在冒辟疆受到清廷通缉时,董小宛说:“宁使兵得我则释君,君其问我于泉府耳。”冒辟疆生病濒死,董小宛废寝忘食在旁侍药就食长达百昼夜。董小宛被逼入清宫后,成了董鄂妃,仍不忘大明,常向顺治皇帝进言,为改善满汉关系,保全明陵,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作出不少贡献。陈圆圆成了吴三桂的妾后,力劝吴三桂反清复明,后来陈圆圆皈依佛门。柳如是和钱谦益一起为反清复明做了大量工作,钱谦益死后,族中人要告柳如是通敌,柳如是上吊自杀。李香君血溅桃花扇,留下千古佳话。吴蕊仙的丈夫管勋是冒辟疆在复社的好友,因反清遇难。吴蕊仙只身渡江来投冒,途中遭遇盗匪抢劫、歹徒凌辱,冒先将吴安顿在深翠山房,后吴蕊仙要出家,冒为其建家庙名别离庙,后来吴蕊仙在此庙中结束生命。冒辟疆在亡妾董小宛的《哀辞》中有言“往往笔花凝于血泪,意匠歧于蝟毛,颓思蹇语不能成文。”其意就是“往往笔端就像凝聚着伤心的血泪,不同的构思布局多如刺猬之毛,却因为伤感而迟钝得语蹇涩舌,下笔不能成文。”所以《红楼梦》中说他们“皆出于我之上”“万不可……使其泯灭”,带着负罪感,冒辟疆把这些女子的事迹,“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使闺阁昭传”。
柳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