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红楼梦》第一回的重大隐情(44)

□宗永石

甄士隐在解读“好了歌”首句:“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时,有【甲戌侧批:宁、荣未有之先。】

第二回,贾雨村和冷子兴的对话中:“雨村道:‘当日宁荣两宅的人口也极多,如何就萧疏了?’冷子兴道:‘正是,说来也话长。’雨村道:‘去岁我到金陵地界……从他老宅门前经过。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冷子兴笑道:‘……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雨村听说,也纳罕道:‘这样诗礼之家,岂有不善教育之理?别门不知,只说这宁、荣二宅,是最教子有方的。’子兴叹道:‘正说的是这两门呢。待我告诉你:当日宁国公【甲戌侧批:演。】与荣国公【甲戌侧批:源。】是一母同胞弟兄两个。宁公居长,生了四个儿子。宁公死后,贾代化袭了官……只剩了次子贾敬袭了官……幸而早年留下一子,名唤贾珍……把官倒让他袭了。’……再说荣府你听:‘……自荣公死后,长子贾代善袭了官……如今代善早已去世,太夫人尚在,长子贾赦袭着官。’”

第三回:“一时黛玉进入荣府……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

阅读上述文字可知:第一、宁荣二府在《红楼梦》第一回已经间接登场。第二、宁国公贾演和荣国公贾源是“一母同胞弟兄两个”,宁公贾演居长,荣公贾源居次,且同住一条街。第三、宁荣二公都袭着官,且去世后也都由其后人继续袭官。第四、次子贾源所在的荣国府有受赐的“荣禧堂”大匾,而长子贾演所在的宁国府却反而没有。

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一母同胞”,同样被谥为“国公”头衔,同样是“九死一生”,又同住一条街,为何长子贾演却没有受赐代表宁国府象征的“宁禧堂”大匾呢?是“皇上因恤先臣”时有所遗漏吗?还是《红楼梦》作者另有隐情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须从分析作者入手。

我们知道:为创作《红楼梦》这部巨著,作者费尽心机、绞尽脑汁,采用了谐音、嵌字、隐语、暗寓、借典、用故、史笔、曲笔、春秋字法、幻文幻体、找前伏后、一歌二喉、隔空传声、云龙雾雨等上百种的文章格式和方法技巧。

他在全书第一回的第一句,用“作者自云”及“臣良”“子孝”设计成谜面,射覆的谜底是“冒辟疆”三字,又在《红楼梦》十二支曲第一支的第一句“开辟鸿蒙”中,暗藏了“辟疆”二字。煞费苦心地告诉广大读者:著书人是冒辟疆;在“昌明太平朝世”六个字中嵌进了关键的“明朝”二字,又用“一声霹雳”“山崩地陷”“一笔带出”深刻揭露了满清侵入中原血腥大屠杀的重大历史事实,导致“屈死多少英雄,屈死多少忠臣孝子,屈死多少仁人志士,屈死多少词客骚人”这一极其严重后果;巧借“石能言”的典故,让无法忍受,再也不能保持沉默下去的石头(作者)“不得已,便口吐人言”,进而写下了惊天巨著《石头记》;套用宋岳飞《满江红》词章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英雄句式,发出了“饥则食‘灭清狗’,渴则饮‘冠仇海’”这样的豪迈誓言,以发泄长久“郁结于胸”所蒙受家仇国恨的巨大冤屈。

以上四例,是笔者从《红楼梦》原著里,“读”出来的一系列证据中最明显、最直接、最根本、最可靠的四大证据!我相信,包括以胡适为首的主流红学大家们在内的所有人,应该都难以驳倒的铁定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