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回顾如皋撤县设市的有利条件

□春燕

1986年,国务院下发文件,鼓励“撤县设市”。如皋抓住历史机遇,于次年正式向上级政府交去皋政发[1987]170号文件《关于申请批准如皋县设市撤县的报告》,希望南通市政府批准如皋县撤县设市。

如皋撤县设市,条件有利,符合国务院[1986]46号文件精神。总体上来说,当时如皋县总面积1476.9平方公里,耕地122.54万亩,总人口139.07万人,辖44个乡、9个镇。县政府所在地为如城。20世纪80年代以来,如城经济建设及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大力发展,其综合功能和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因此如皋已经基本具备了撤县设市的基础和条件。

在撤县设市中,旧县城的地位与条件,至关重要。细细说来,除去历史文化方面的有利条件,据《关于申请批准如皋县设市撤县的报告》,当时(1987年10月)如城在以下方面的条件比较有利。

1.交通十分便利。如城镇距南通63公里,与张家港、常熟、江阴市隔江相望。通扬、如海、如泰运河穿城而过,南接长江,北通京杭大运河。通榆、通宁、如黄等公路干线交汇如城。每天有班车来往于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徐州等城市。如皋飞机场军民两用,辟有航线,直达北京。纵贯苏北的铁路和204国道修筑后,如城将成为水陆空运输、四通八达的枢纽之地。事实证明,撤县设市的如皋,交通十分发达,如今还通上了高铁。

2.人口密度较高。如城共有面积26平方公里,在城常住非农人口120940人,占全县的60.1%,定量户口63382人,占全县的57.1%。具体说来,在城定量人口:63163名,在城定销人口:219名,郊区菜农人口5060名,在城计内工、合同工、临时工人口:20469名,水上人口2580名,拟划进如城16个村准农业人口:19800名……

3.经济发展迅速。如城时有工业企业144个,其中县属全民大集体企业56个;独立核算的商业企业327个,其中国营商业企业56个。在党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指引下,来如的外宾外商日益增多,对外交往日益频繁,经济技术基础日益加强。如城已开始走上以工业为主体,以轻纺、食品、机械行业为支柱,以出口创汇为导向的外向型的经济发展之路。1986年,工农业总产值62504万元;国民生产总值27128万元;出口产品收购6569万元。预计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80900万元,国民生产总值31200万元,出口产品收购7600万元,分别增长29.4%、15%和15.7%。

正因为具备以上有利条件,如皋最终成功撤县设市,由如皋县变为如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