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如皋撤县设市庆典中的廉洁节俭往事(上)

□殷亚平

如皋市档案馆珍藏着两份关于如皋撤县设市的重要档案。一份是1991年4月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下发南通市人民政府的苏政发[1991]38号文件《关于设立如皋市的通知》:

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如皋县,设立如皋市(县级),以如皋县的行政区域为如皋市的行政区域,不增加机构和编制。鉴于县级市由省直辖涉及的方面较多,如皋市暂仍由南通市人民政府管理。实行计划单列。

另一份是一张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单[1991]政字00036号《关于江苏省设立如皋市的批复》(复印件),上面有时任省长陈焕友于1991年初的批示“撤县建市仪式要从简”。其余省领导表示“赞同焕友同志意见”。

县领导非常重视省领导的批示。于是,如皋出台皋委发[1991]54号文件,强调认真落实陈焕友省长及江苏省、南通市主要负责同志的指示,明确建市活动的指导思想为“隆重、节俭、安全”。正因如此,如皋撤县设市庆典中涌现出了不少廉洁节俭,奉公无私的真人真事。

 

自制标语省经费

时任县委宣传部宣传科科长吴光明,在《忆如皋撤县建市宣传工作》中回忆道,县委宣传部拟定十条《如皋撤县建市宣传标语》,下发全县,要求各乡镇、各部门,配合宣传如皋撤县设市的活动。县委还统一部署,要在如城悬挂相关的大幅宣传标语。这项工作如果外包,开支必然不小。于是,县委宣传部统筹安排,采取“人能用就用,钱能省就省”的方针,首先组织人员前往如城各处实地勘察,选中人流量大、交通便利的地方,确定制作标语的数量、形状、尺寸等。数百幅标语,如果只是用纸张书写,贴在布上,哪里经得起风吹雨打呢?于是擅长美术字的吴光明书写好标语后,县经委“从工厂抽调数名女工将字用刀刻成模板,然后再将模板和的确凉布送到东陈毛巾厂喷印。从写字到喷印,一连四五天,大家起早带晚,忙个不停。中午一般都不回家,吃完盒饭接着干;手臂酸疼了,甩一甩再干;实在疲倦了,伏在办公桌上打个盹儿。”

任务最终及时完成。其中艰辛,正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令人敬佩的是,百条标语几乎没有什么开销,真正执行了“隆重”与“节约”并行的活动方针。

 

自愿参演争奉献

如皋上上下下,所有民众都自愿为撤县设市庆典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庆祝活动十分热闹。曾是如皋老领导的王遐松就是见证人之一。

王遐松(1923—1992),如皋人,1942年入党,历任泰县学联主席、泰县雅周区区长、如皋城西区委书记、如皋县委委员、如皋县委宣传部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出任泰县县长、如皋县县长、南通地委委员、金湖县委第一书记、省农业办公室农业处处长、江苏省农科院副院长、连云港市委副书记、江苏省党史工委顾问等职。

参加庆祝典礼的王遐松,写下了两首同名诗作《热烈庆祝如皋市成立》:

旭日东升市诞生,放歌高唱乐升平。倾城盛装蹁跹舞,碧海江天桑梓情。

毫光紫气满江天,岁月蹉跎千五年。奔向小康时运转,昆仑跃马再扬鞭。

第二首所述“千五年”是指如皋从东晋建县至撤县设市时有1500多年的历史。如今撤县设市,蹄急步稳,奔向小康,当然需要热烈祝贺。诗中还提及“放歌高唱”“蹁跹舞蹈”的载歌载舞的热闹景象。当时参加庆祝表演的人员的确不少,但是“隆重”中不失“节俭”。这要归功于当时宣传工作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