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一丝一线总关情

——如皋丝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巡礼(上)

2020年12月18日,文旅部公示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如皋丝织地毯赫然在列!

为了这一天,李玉坤等了五十年,而中国丝毯等了两千多年!当初的她想象不到,两千年之后的自己,那个几近湮灭在岁月侵蚀中的自己,被一个古稀老人扛到了艺术金字塔的塔尖上。

现在,她终于可以被全中国、全世界的人欣赏和仰望了!

丝毯织造采用传统手工栽绒工艺,即手工打结,始于西汉,盛于唐代。由于古代蚕丝珍贵稀缺,故一直作为宫廷贡品供皇宫使用。皇宫设有造办处织作工艺丝毯,江、浙、沪艺人多到皇宫织毯,如皋艺人也在其中。随着清廷的消亡,丝毯工艺曾一度失传。

1973年,如皋丝毯在全国率先恢复这一传统技艺,并一直处于领先地位。1981年,原如皋丝毯总厂和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合作,开始制作以著名画家作品为蓝本的丝织挂毯艺术品,形成了地方独特风格。

如皋丝毯织造技艺有画稿设计、绘制工艺图、丝毯打样配色、染色、拼丝、织毯、平毯、整理等十一道工序。其中织毯工序最为复杂,包括上经、制绞、打底、画样、打结织毯(含过纬、砸耙)、打挂扣、剪经下机等多种技艺。如皋丝毯以优质野生柞绢丝为原料,以独特的手工打结方法达到画面分色、套色、韵色、跳色等特殊效果,从而使挂毯造型准确,表现力丰富,色彩凝练厚重,能充分表现出各种流派画家作品的艺术特色,已广泛受到艺术界的赞赏和重视。

李玉坤,1973年进入如皋工艺丝毯厂,如皋丝毯总厂总工艺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2013年,李玉坤被评为了省非遗项目如皋丝毯的传承人。1981年2月至1983年,结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艺系装饰绘画研究进修班。李玉坤曾任如皋县卫生防疫站化验员、如皋造纸厂事务长、如皋丝毯厂设计主任。1988年6月至8月,他赴美国加州大学“中国企业家管理培训班”学习企业与外贸管理。近20年中,促进了中国丝毯的迅速发展,并占领国际市场,创造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皋丝毯被誉为“南派丝毯”代表,“中国现代艺术丝毯的开拓者”。由他主持研制的现代艺术挂毯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国外博物馆、中国驻外机构及美国哈佛大学多有收藏。其中《和平的春天》《桂林山水》作为国家礼品赠予联合国。

如皋丝毯无论过去作为宫廷贡品还是现在作为画家作品,都已不是普通的工艺品,而是地道的艺术品,由于现在多作为著名画家的作品销售,故挂毯一旦制作完工,即已大幅度升值。

2001年2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工艺美术珍品专家鉴定会”上,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史树青、文物鉴定专家耿宝昌、杨伯达、单国强等十位专家给予一致好评,鉴定意见称:“如皋丝毯运用自己独特的制作工艺,将其制作成巨幅丝织艺术挂毯,再现其璀璨夺目的艺术光辉,实为可喜可贺。”“既是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又是艺术的再创作,代表了丝毯行业目前国内的最高水平,是我国艺术丝织挂毯制作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充分说明如皋丝毯织造技艺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鉴赏价值、收藏价值,也是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一大创举。

2007年,如皋丝毯织造技艺被列入如皋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列入江苏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皋市博艺丝毯有限公司被列入第二批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020年,如皋丝毯织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2年10月,全国首家丝毯艺术博物馆在如皋正式开馆。

勇往直前的如皋丝毯织造技艺,有过辉煌有过低迷,经历过湮灭也经历过复兴。她的故事化作丝线,一结一结编织进中国两千年的绚丽岁月中,虽然渺小却不可或缺!

新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未来的路,我们一同砥砺前行!

□融媒体记者季健 通讯员黄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