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鱼看灯
□陈根生
大年三十晚上饭桌上,家家都烧一条鱼搁着不吃,一般是鲢鱼,考究一点的用青鱼。大人告诉我那鱼是留着看灯的。
那时,家里灯倒不少,鱼呀、虾呀、鸡呀、虎呀之类造型的。正月初十过了,母亲就从角角落落里找出来洗干净挂在走廊上,里面装上一支小蜡烛。“十三上灯”,晚上灯点起来了,母亲的圆子也一碗一碗地端上桌了,一直到“十八落灯”,晚上吃过面条后让它自然熄灭,放在盘子里的鱼睁大眼睛也和我们一起看灯点亮,满眼里一片红红火火,把个滴水成冰的冬天也照得暖烘烘的。
家里上灯不过瘾,我还要缠着母亲到迎春桥上买一只纸扎的大兔子灯,点上在巷子里拉一阵子,拉累了,搁在鱼盘子旁边让鱼看个够。
我把脑袋都想疼了好多回都想不明白,鱼都煮熟放在盘子里了,它的眼睛怎么能够跟我们一起看灯呢?我长大后终于恍然大悟,“鱼”谐音“余”,年年有余,这是大人们在祈愿生活年年有余,岁岁富足。
原来,清代就有人拿“年糕”说事写诗道:“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寓意年年登高,一年更比一年好。其实,说起“糕”“高”谐音,人们可以追溯到更远的一则荒诞故事。说是东汉时,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日,尔家有难,当登高。”桓景一家如其言上山,且佩茱萸香囊饮菊香酒,晚上回家一看,牛羊全死了。从此重九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就流传下来了。再后来演化成“高”也不登了,吃块“糕”就算完成了仪式。我的家乡每年重阳节糕店里都准备了许多三角彩色小纸旗,你买糕,店主送你一根小彩旗。这一天也正逢我大女儿的生日,记得小时候她骑在我背上,肉嘟嘟的小手不住挥舞小彩旗,仿佛真的登山一般高兴!
正是因为“人心多好高”,华夏儿女似乎都乐意沿袭“谐声制食品”这一风习。我的家乡如今谁家有孩子考大学,亲戚朋友一早就热气腾腾地来送糕、送粽,这比送什么都更能受到主人的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过大年时,这种谐声现象几乎遍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弄个金鱼缸摆在客厅,是金玉(鱼)满堂;贴张大红蝙蝠窗花,是五福(蝠)临门;送棵累累挂挂的金桔树给人家,是大吉(桔)大利……
想不到“鱼看灯”成为我童年最美好的年味记忆,更想不到“鱼”“余”谐声称得上是中国特色,是华夏民族语言艺术的闪光,其他拼音文字是玩不起来的。